■徐 寧/黃山學院外國語學院
大學英語四六級測試以來一直被作為各高校非英語專業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伴隨經濟和社會對英語越來越高的要求,自設立以來四六級測試幾經變革。2013年12月,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委員再次對考試題型、分值做出了重大調整。其中,翻譯部分由句子翻譯調整為段落翻譯,主題主要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分值由5%提高到15%,翻譯的比重和難度明顯提高。
句子翻譯重點考查對某個語法點的應用,比如倒裝結構、虛擬語氣、定語從句、反義疑問句等。而改革后的段落翻譯側重點不僅僅停留在對學生單詞和語法的測試上,而是考查學生的語篇意識,綜合運用各種翻譯手段完成兩種語言轉換的能力。目前翻譯課堂中主要存在兩種翻譯方法:語法翻譯法和語篇翻譯法。
語法翻譯法是傳統翻譯課堂最常采用的方法,以詞句為單位進行翻譯原則的講解和翻譯技巧的訓練,側重詞義解釋和語法操練。語法翻譯法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語法規則,并通過大量重復練習,以應用此規則進行大量相關的翻譯練習,句子是翻譯練習的最主要單位。然而語法翻譯法教學和訓練中,學生會過多地關注單個詞語、句子的意義和翻譯,忽略譯文的語篇連貫性。日常訓練中的句子大多是獨立、脫離語篇的句子,而翻譯實踐中面對的是受語境制約的篇章,翻譯訓練和實踐脫節。另外,長期這種單一的技巧性訓練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
很多翻譯者和研究者開始注意到翻譯的語篇性,將研究重點轉移到語篇翻譯法。與語法翻譯法不同,語篇翻譯法以語篇為翻譯的基本單位。這里的語篇是“由一系列連續的話段或句子構成的語言整體”。翻譯者需要進行源語和目的語的雙語語篇分析,首先根據不同的語篇類型、交際功能來確定恰當的翻譯策略。翻譯過程中,需要從文章的篇章結構著手,分析據語句間、段落之間的連接和邏輯,整體把握段落的主題思想和涵義,深刻理解段落的細節信息及語法點。這為準確、通順的譯文打下了基礎。語篇翻譯法摒棄了原先語法翻譯法過度強調詞句翻譯的做法,側重從整體上把握語篇的主題和意義,但它忽視了兩種語言及其背后文化的對比。
隨著翻譯教學實踐的深入和翻譯教學法的發展,出現了“比較翻譯法”的教學方法。
作為一種翻譯教學的新理念,比較翻譯法是指“在比較翻譯學的理論框架內、重視英漢語言文化比較研究、以獨立語篇的多種譯文比較分析為示范、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譯文參與比較評價。”比較翻譯法運用比較翻譯學的新理念,對獨立語篇的多個譯文進行分析,同時將兩種語言及其文化的差異納入在內,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譯文與之進行比較,并從多個角度,如詞匯、句式、語篇的邏輯銜接、文體風格以及文化等,綜合評價各個譯文,從而透過語言表層深入文化深層深刻理解兩種語言轉換及其背后的規律,全面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比較翻譯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作為指導者放棄了以往課堂上單純講授單一翻譯技巧的做法。將比較翻譯法這種新理念和教學方法引入四六級翻譯課堂會引導學生注重英漢兩種語言在句式、邏輯、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和翻譯能力。
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比較翻譯法操作步驟如下: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五到六人為一組,翻譯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翻譯上課之前,布置給學生一篇150字左右的篇章翻譯。針對備考四六級的學生,可以直接選取四六級翻譯真題,也可截取大學英語精讀課文的段落。在翻譯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展示他們的譯文,其他小組對其進行評價,主要考量因素包含詞匯的選擇、句子的組織、句間銜接等。教師隨后對各組的表現進行匯總、評價。之后,教師提供三個翻譯版本,從語言的運用、語體的呈現、語篇的銜接及文化的轉換等,跟學生進行分析評價。
明顯看出,翻譯教學法以學生翻譯練習和翻譯評價為主要組成部分,做到了翻譯實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和指導作用,負責翻譯材料的選取、課堂討論的組織以及提供翻譯版本供學生參考對比。比較翻譯法涉及的譯文評價可以有以下幾種策略:(1)小組對比。從各個小組中選取幾篇有代表性的質量有差別的譯文,在課堂中供學生評價,從語言、語體和語篇角度探討各個譯文版本的優劣,使學生。(2)對照優秀譯文。教師在確保學生完成翻譯任務后,將優秀譯文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從各種角度對比評價,總結優秀譯文所使用的翻譯技巧。(3)修改提升。從學生的翻譯練習中,選取幾份存在問題較多的譯文供學生小組修改。之后,組織小組討論提供全面的整改意見,并要求學生在課下總結修改意見,提供修改的譯文最終版。
比較翻譯法,作為對語法翻譯法和語篇翻譯法的補充和提升,能夠引導學生注重英漢兩種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并同時側重翻譯技巧的訓練,并應用到翻譯實踐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法和語篇意識,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