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平/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在多元化、便捷化的現代生活中,人們都希望能在大千世界中凸顯自己的個性和品味。生活中的裝飾和設計為人們創造著優美、舒適的環境。在室內設計中,設計師越來越提倡“整體化”設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設計服務。它不僅是單一地為客戶進行室內設計,還包括材料設計、軟裝設計、園林改造設計、設備系統設計、智能家居設計、環境學規劃和環保設計等,綜合地為客戶提供全面、細致的服務。
軟裝設計是一個新興行業,軟裝行業在生產、設計、流通、消費者引導等方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順應市場需求,目前出現了許多脫離室內設計機構而獨立存在的軟裝設計公司,但隨著國內室內設計領域整體發展進度的加速,軟裝設計與室內空間設計的距離必然會越來越近,并最終合為一體。
對于軟裝設計來說,設計素描的內容不能停留在技術訓練的層面,而要把設計素描看作是訓練人感覺與情感的呈現方式、氛圍營造及環境裝飾的表達方式。軟裝設計主要是根據客戶的需求愛好選擇合適的裝飾性陳設元素,營造舒適宜人的空間氛圍,設計素描的練習要針對這一培養目標設置相應的設計主題繪制練習。根據主題,通過素描的表達手段進行空間裝飾性的意境營造,運用造型、材質機理、黑白對比等素描語言符號的呈現、創新、裝飾、夸張等手段,賦予同一主題更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或者進行專項訓練,對材質不同加工方式造成的視覺特性及材質的視覺特征通過素描的手法進行細致刻畫。如,玻璃的透明、金屬的光澤、陶器的顆粒感、瓷器的光滑感、棉布的綿柔、絲綢的順滑等,因材質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光澤度和質感。
軟裝設計應與設計史論課相結合,以設計藝術學的視角對海量的設計史知識建立關聯體系,教學方式除了傳統的講授、閱讀外還應增加啟發、研究互動及知識反饋性實踐,將歷史知識與現實需求、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現實與文綜、通過講授、考查、實踐推演、互動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設計;以遞進化的方式進行教學過程目標設計。比如,教師可以結合講授內容對典型設計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參觀博物館或者查閱相關考古材料進行研究對象的選擇,對設計形態的繪制、結構過程進行講解示范等一系列過程,指導學生掌握傳統裝飾設計元素,了解傳統建筑的風格特征,梳理傳統裝飾陳設設計的演變歷程和制作工藝,分析經典作品的設計形態、工藝、材質、色彩等,探索相關設計形態及內容進行傳承轉化的邏輯和方法,歸納傳統設計元素在現代設計中創新性應用的思路、方法及技術。
軟裝設計課是室內設計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它不是鼓勵的存在,在教學過程中藥有關聯性,并充分強調設計的整體性,充分強調設計的整體性,特別是“軟裝”與“硬裝”要相互協調,最終達到一個和諧的效果。專業課主要包括跟室內軟裝息息相關的室內空間設計項目課程,主要包括:居住空間與軟裝設計、餐飲空間與軟裝設計、辦公空間與軟裝設計,酒店空間與軟裝設計。在展開這些項目化課程的同時,對每個項目下設不同的任務并展開相應的軟裝設計專題式教學。在與軟裝設計結合的各類型專題設計課程教學與原有的教學內容相比,更注重培養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設計過程中,既要關注與項目相關的社會環境、文化特點、經濟能力,還要以人為本考量個體的物質、感官和情感的需求,在考慮各類空間室內設計時,以自身藝術素質為基礎,綜合運用經濟、文化、政治、科技、時尚等多方位信息,準確把握空間風格、主題元素及藝術效果,以達到客戶要求,得到社會認可。
以餐飲空間與軟裝設計為例,課程流程應為:項目分析——市場調研——風格定位——方案策劃——意見反饋——方案調整——方案深化——局部調整——最終方案——項目預算——項目實施。課程始終圍繞軟裝設計與餐飲空間的關系,在每個設計階段都結合空間關系分析、色彩分析、材料造型分析、軟裝實施方案分析,并對該項目設計概念進行相應的軟裝陳設藝術品的設計和研發,最終以PPT的形式進行公開匯報,并對設計草圖、過程、成品等以版面設計的形式進行展示,最后進行成果性作業評價。
室內軟裝設計師需具備良好的設計藝術修養和造型設計基本功,具有豐富的歷史、地理、民情、風俗方面的知識,要研究不同時期在室內設計方面的審美時尚,更需熟知室內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軟裝設計的工藝流程。只有勇于創新,勤于實踐,才能設計出豐富多彩的軟裝成品。
在軟裝設計教學中,雖然不少學生了解軟裝設計的基本要素,但在軟裝設計方案階段的設計理念存在著很大的欠缺,對每一個軟裝元素的具體工藝也沒有深入了解,不少軟裝設計實際上沒有解決硬裝上的缺陷以及風格上深化。因此,對軟裝設計課程的細分相當重要,如軟裝設計風格、工藝、材質等進行課程細分,并與專業技能結合,以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室內軟裝設計這門課程必須有目的性,該課程要以市場和社會的需求為基礎,要充分調研本地區市場行情和整個專業的發展現狀和企業行業對學生能力的素質的要求。再跟進對軟裝行業和市場的調研,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授課計劃和課程標準,達到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流行的趨勢,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課程的前瞻性。
在實際的軟裝教學過程中高職學生在理論知識的講解過程中,顯得興趣不大而且注意力相對不容易集中。但是面對實際的項目,學生的興趣明顯高漲。因此,軟裝設計課程教學必須加強實踐環節,發放實訓任務書,最好是能拿到公司的實際項目進行練習,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并在課堂進行實物成功展示和交流。同時,學校應配備相應的實訓室和工作室作為保障,以職業化為導向的教學必須有職業化環境的實訓室,掌握軟裝個元素的工藝和流程,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并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
構建適應“工學結合”的師資隊伍。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實踐基地,學校在企業中聘請有豐富工作經歷的人來充實學校的專職教師隊伍,與此同時,把學校的相關專業老師安排到企業中,擔任全職的“訪問工程師”,讓他們在企業中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工作經歷。在校內的師資隊伍中,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教師比例需增大,以保證和鞏固教學隊伍的穩定性。建立各種校企合作關系,在專業建設上實行雙帶頭人制度,每個專業既要有校內的學科帶頭人,也要有來自企業的學科帶頭人,讓他們在專業和課程建設上能相輔相成,更好地完成“工學結合”的教學任務。
軟裝設計是一個新興行業,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同時軟裝設計教學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缺陷,軟裝設計從理論思路到實體空間的實施需要有一個過程,軟裝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究和經驗的總結,好比催化劑,可以加強這個過程。行業和市場需求的軟裝設計需要設計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復合型知識結構,這需要我們高校相關的設計專業教育不能再以點狀課程教學的形式進行課程建設和實施,而是要形成相互聯系的教學體系,提高整體專業教學效果,讓軟裝設計人才培養跟上市場步伐,促進設計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