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穎
《西廂記》主要講述借宿的書生張珙,偶遇扶柩回鄉在寺中西廂借住的原崔相國的女兒崔鶯鶯,由于互相吟詩而產生愛慕。一次強盜孫飛虎帶手下慕名圍寺,要強搶崔鶯鶯,鶯鶯的母親老夫人宣稱誰能救他女兒就將女兒許配他,張生向他一位故舊“白馬將軍”蒲州杜太守寫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突出包圍送出,杜太守發兵解圍。過后老夫人因門第不當悔婚,只讓鶯鶯拜張生為義兄以謝搭救。張生在悲慟之下一病不起,鶯鶯也大為傷痛,后來在鶯鶯的丫鬟紅娘的幫助下,兩人暗通書信,最后私情被老夫人發現,便欲馬上將鶯鶯嫁給一名貴族公子,但由于紅娘據理力爭,無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張生上京趕考,如能蟾宮折桂成為狀元便真的把鶯鶯許配與他,於是張生便努力攻書,考中并回來迎娶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這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中,筆者被張生和崔鶯鶯這男女主角公的為愛執著而感動,同時更為丫鬟紅娘這個機智、思想前衛的偉大配角而欽佩。如果說是張生和崔鶯鶯他們二人自己為愛而奮斗終成眷屬,倒不如說是紅娘成就了這一段美好姻緣。從這個故事的大概中,可以看出紅娘并不是鶯鶯和張生初次會面的“介紹人”,鶯鶯和張生相識相知是源于普救寺里的偶然相遇。紅娘當初不僅沒有“搭橋”,且在一段時間里,曾經奉崔母之命監視他們的行動,管制著鶯鶯,防范她有越軌之舉。所以鶯鶯曾經埋怨紅娘“但出閨門,影兒般不離身?!奔t娘回答說:“不干紅娘事,老夫人著我跟著姐姐來?!?《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紅娘是崔家的奴婢,其主要職責就是服侍和管制著小姐鶯鶯。促使紅娘改變自己的態度,背叛自己的“職責”是源于一場兵變的災難。佛殿相遇后,崔、張的愛情在“地下”悄悄地發展著,他們“月下聯吟”、“道場顧盼”,彼此相思,好事在望。然平地起風波,孫飛虎兵圍普救寺,要擄鶯鶯為妻。三日之內若不交出鶯鶯,“伽藍盡皆焚燒,僧俗寸斬,不留一個”。在此危難之際崔老夫人做出決定,當眾宣布:“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奩,斷送鶯鶯與他為妻。”張生欣喜若狂,修書一封,招來白馬將軍,退卻半萬賊兵??傄詾槊罎M姻緣指日可待。然兵退身安的老夫人,在慶功宴上卻出爾反爾,悔親賴婚?!百嚮椤敝e傷了張生,害了鶯鶯,激起了紅娘極大不滿。從此紅娘堅決地站在張生的立場上,打抱不平地要成就張生與鶯鶯的婚事。她為張生進計獻策,她為鶯鶯傳書遞簡,辛勤勞苦自不必說,還常常忍著小姐無端指責,受著老夫人無情的棍棒。最巧妙的是,她反擊老夫人的,恰恰是老夫人要維護的封建綱常和家族利益。如《拷紅》中,她先把張生和鶯鶯的私情告訴了老夫人,然后對老夫人說:“目下老夫人若不惜其事,一來辱沒相國家譜,二來日后張生名垂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嚴之罪?!边@幾句話,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老夫人也只好默認了張生和鶯鶯的婚事。當張生由衷感激地說:“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紅娘反駁道:“先生的錢物,與紅娘做賞賜,是我愛你的金貨?”(《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在紅娘無私的竭盡心力的幫助下,老夫人終于讓步,崔、張這對情人終成眷屬。由此觀之,紅娘本不是一個好管天下姻緣的“多事”人,她所以卷入崔張的婚姻中,由旁觀者變為“熱心人”,其原因概括起來有三:一是感激張生俠義地救了她們一家人。“我想咱們一家,若非張生,怎存俺一家兒性命也?”(《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二是她不滿老夫人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斑@是俺老夫人的不是,將人的義海恩山,都做了遠水遙岑。”(《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三是她認為小姐與張生郎才女貌,是天生地設的一對。所以紅娘所為絕不僅僅是出于“熱心”,而是義與勇的表現,紅娘這一個人物的內涵也不只是一個牽線搭橋者,而是中華民族一種美好道德的象征。這種道德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犧牲自己,見義勇為;以自己無私的辛勞,成全他人的幸福。這也就是紅娘的本來面貌。她與中國古代的“媒婆”有著本質的區別。
總之,紅娘的形象在古代萬千侍女中是個不朽的典型,她促進了《西廂記》的廣為流傳,在藝術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紅娘敢于同封建禮教作斗爭,促進了美滿婚姻,她的形象在文學史、在人們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她的藝術生命力不僅僅體現在王實甫的《西廂記》里,這種聰明伶俐、幫助小姐實現心事的侍女形象在此后的劇作里一再出現。紅娘早已從戲劇故事中走出,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她成了美好婚姻的牽線人,隨著人類的步伐,將不會泯滅。紅娘的形象已在人們心中扎根,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
[1]胡德培.紅娘子形象的性格刻畫[J].江淮論壇,1980(6).
[2][元]王實甫.西廂記·中國古典文學叢書[M].張燕瑾,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