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職語文實踐教學中,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職業教學特點和專業教學需求為依據,為中職學生提供具有特色的語文教學服務。《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對中職語文教學提出了重要要求: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語文學科作為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內容,它設計語言知識、文化內涵、綜合素養等核心內容,因此對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在實踐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學應該將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專業課緊密聯系起來。發揮基礎作用,為專業課學習服務語文學科具有的基礎性特點使其成為其他學科學習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針對中職教育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應該在中職教活動中充分發揮基礎作用,為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如教師可以設置“課前演講”的活動,“三分鐘話專業”“我的未來不是夢”等都可以作為學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主題演講內容。在具體的課前演講環節中,可以是命題演講也可以自選題演講;采取先指定學生提前準備、逐漸過渡到現場抽簽即興演講等形式,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利于學生接受。在學生結束演講后,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演講表現和內容進行點評,提出具有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學生的語言表現能力培養和心理素質提升提供契機。語文作為語言學科,是中職學生了解自然和社會的重要媒介,因此語文教學逐漸成為中職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基礎。
通過實踐教學研究,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和學校的辦學宗旨、特色,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如《條據》、《求職信》、《課前三分鐘話專業》等,都是以學校的專業特點和中職教育的實用性教學要求為基礎進行編寫的。編寫校本教材,突出職業學校特點教學活動的開展以教材為基本依據,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建立在對教材內容的掌握基礎之上,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教材創新是十分重要的。盡管現階段的中職語文教材具有科學性特點,能夠滿足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基本需求,但是為突出職業學校的特點,通過校本教材的編寫,滿足學生的職業化學習需求。
采取有效教學策略為學生知識能力提升提供助力,通過精心設疑,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為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其中設置思維障礙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利用問題為學生制造認知沖突,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契機。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問題的對立面,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問題,將學生引入矛盾之中,還可以通過對不同教學觀點的引入,使學生認識事物的兩面性,或者利用對比引導學生質疑。其次,問題設置層層深入。為降低問題難度,教師應采用分化瓦解、層層設疑的方法,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逐步提升。
注重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情感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是新課改對各階段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人格完善和思想素質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例如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詩歌教學中。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積極進行情感教育滲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本文對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特色發展道路展開了研究分析,語文教學對于中職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基于中職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中職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進行特色教學道路探索,促進中職語文教學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