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森
天時——文化保護政策支持。濟南于2015年出臺《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要求對濟南市的歷史街區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政府政策的出臺無疑是為文化保育工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使得文化保護的進程得以更順利的開展。
地利——社區環境及資源優勢。芙蓉街自古以來就是濟南的商業中心,也是老濟南文化代表地。社區多以民居四合院為主,有豐厚的文化及旅游資源,但社區基礎設施較差。社區文化、生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人和——社工優勢。專業社工相比其他專業可以更好的與居民建立好專業關系,利用“同理心”能夠更好的體會和理解社區居民的生活困擾;社工的職業操守和倫理道德決定社工在服務當中是非盈利性的。
第一,環境改善需求。社區居民享受不到因旅游經濟帶來的環境改善,相反因游客的嘈雜和人流量大備受影響,流動商戶租住在社區老建筑中,與本地居民沖突不斷。并且導致泉水污染、老建筑被破壞等環境問題。第二,文化傳承需求。項目社工前期挖掘到芙蓉街深處寶貴的文化價值遺產和老濟南居民寶貴的社區民間口述史資料,但未得到充分宣傳,缺少讓游客和濟南市民深入了解的機會。第三,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社區有經濟基礎的本地居民外遷,遺留的多為高齡弱勢老人和流動人口,老人在社區的居住環境較差。大量流動家庭居住,居住環境臟亂無序。且出現流動青少年無人照管,尤其寒暑假“候鳥”兒童無人照管問題嚴重。
(1)開展“老濟南社區口述史”服務。項目希望通過社區老居民向游客講述老濟南的歷史和故事,通過這種類型的口述史以及老導游服務,可以活化展現社區文化價值,讓游客、居民以及政府意識到老文化的價值,從而促進社區發展。
(2)實施老濟南社區導游計劃?;顒酉Mㄟ^培育社區導游帶領游客參觀社區,一方面可以更能生動的展示和活化社區的老濟南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以為社區的弱勢社群提供工作崗位,緩解社區生計。
(3)開展“尋寶聯盟總動員”青少年老濟南文化體驗活動。該服務主要面向濟南市青少年,服務將社區里面的傳統文化元素變身為寶藏,青少年通過團隊合作、親子合作等形式完成任務尋找寶藏,了解社區的老濟南文化,從而達到社會公眾教育的目的。
(4)實施暑期老濟南文化夏令營小勇士培訓計劃。社區青少年特別是社區的流動人口青少年存在對于社區歸屬感低,暑假無人照看等現象。通過組織社區青少年參與“暑假老濟南文化夏令營”,讓社區的青少年增加對社區文化的了解與傳承,培育社區青少年對于社區的保護意識,培育社區小領袖。
(5)實施“巷暖人家”鄰里計劃。項目希望通過項目的努力成立巷暖基金會??赏ㄟ^盈利的老導游等服務,可以回饋社區經濟,并引發居民互助關愛社區高齡獨居老人,從而為搭建社區居民內部的支持網絡,重塑社區的鄰里人文文化。
第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夠。在芙蓉街“傳統文化保育”項目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凸顯,主要表現在政策支持不到位,資金支持不足,政府限制性條件太多,沒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保護體系等。第二,社區自身穩定性不足。社區為濟南市的老舊小區,很多年輕的居民和原駐居民紛紛都搬離走,很難形成固定社區團體。如果沒有新的成員加入,文化保育項目就沒有辦法保證連續性,很有可能之前的工作功虧一簣。第三,團隊人員專業性不足。項目特別需要多元化、多方面的資源和團隊,項目開展方面需要建筑知識、攝影、繪畫、設計、民俗知識、泉水知識等多方面的技能,項目的宣傳推廣需要營銷、包裝、IT技術等。
第一,文化保育項目的開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簡政放權,減少對項目的干預,為項目服務開展創造空間。第二,政府要完善文化保護體系。政府要積極建立科學,高效的保護機制,實施多層次的保護體系,避免由政府統一安排保護措施。第三,發展科學的文化保護理念。政府要積極引導,弘揚城市傳統文化,吸引居民自發的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保護過程中,調動起人們對于喚醒城市記憶的渴望和緊迫感
社工作為資源鏈接者,應該充分發揮“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抓住和分析社區居民的需求,通過居民的需求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使居民認識到社工是可以值得依靠的團體,社工可以緊緊抓住居民的情感,運用“同理心”等技巧,充分理解居民的感受,打動社區居民,從而參與到傳統文化保育中來。社工要將社區居民的需求和項目介入方法充分結合,拓展活動方式。
社工在進行文化保育的過程中不僅要展現自己的專業方法,還需要學習宣傳,包裝等方面的知識。項目團隊可以定期開展此類技能的培訓,擴展知識技能。社工只有加強自身的專業性,才能更好地開展服務,宣傳老濟南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