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攀枝花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我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5年6月29日印發的《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中將法律援助的界定為: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筆者認為法律援助質量應該既能體現質量本身的含義又能反映出作為一項政府社會公共服務的特殊要求。結合質量的概念以及法律援助本身的特點,在本文中筆者將法律援助質量界定為,法律援助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時為被服務對象提供法律服務的合法合規性以及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程度。質量監督管理認證是對質量監督、質量管理以及在監督管理基礎上創立的認證標準綜合確定的一個新概念。法律援助質量監督管理認證即為有權限的認證機構對法律援助質量監督、質量管理活動符合相關標準的合格評定活動。
2018年2月攀枝花市6家法律援助機構經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復審通過,在全省率先建立法律援助質量管理認證體系。2016年認證創建至今,攀枝花市全市法律援助機構免費接待困難群眾法律咨詢2.11萬人次,辦理困難群眾法律援助案件1856件,挽回困難群眾經濟損失550余萬元。
法律援助質量監督管理認證體系是以法律援助質量監督管理認證活動為核心的系統,下文筆者從該體系構建的可行性、體系本身的構建設想以及運行相應保障進行論證。
1、現行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規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已有一定程度的對應和結合
第一,《四川省法律援助十項規章制度》中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服務質量監督考評辦法(試行)》和ISO9000標準中的9.1 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可以相互對應和結合。
第二,《四川省法律援助十項規章制度》中的四川省法律援助人員執業規范(試行)和ISO9000標準中的7.1.5知識、7.2 能力可以相互對應和結合。
第三,《四川省法律援助十項規章制度》中的四川省法律援助人員職業道德與執業紀律(試行)和ISO9000標準中的7.3 意識有所對應。
第四,《四川省法律援助十項規章制度》中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業務檔案管理辦法(試行)和ISO9000標準中的7.1.5 知識、7.2 能力可以相互對應和結合。
2、根據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建的手冊和程序文件要充分和現行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規進行結合
第一,《四川省法律援助十項規章制度》中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業務檔案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是建立文件管理程序文件和記錄管理程序文件的基礎。
第二,《四川省法律援助十項規章制度》中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案件投訴處理辦法(試行)的要求是建立顧客滿意度測量控制程序文件的基礎。
1、明確法律援助案件各環節的質量監督管理標準并嚴格執行,以此夯實法律援助質量監督管理認證體系的基礎
完善法律援助組織在各環節的業務標準,具體應該涉及法律援助機構以及援助人員為法律援助對象提供援助程序的完整度,援助人員實施援助行為中的態度、規范性以及辦案效果等內容,同時應嚴格承辦特殊法律援助案件(例如:當事人為未成年人的案件,當事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等重刑的案件)的援助人員的篩選條件和辦理程序。
2、加強對法律援助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工作
這一工作首先應建設與服務困難群眾工作需求相適應的服務基礎設施,提高援助組織以及援助人員辦公辦案設施的配備水平;其次應提倡市內各區縣援助中心加強臨街一層便民服務窗口的建設工作,確保合理劃分功能區域,完善無障礙配套服務設施;最后應持續支持各區縣法律援助工作站(點)的建設,為其配備必要的工作和服務設施。
3、分環節構建全方位的法律援助質量監督管理認證體系
第一,咨詢環節。法律援助機構及其所設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待來電、來訪、來信法律咨詢,應當按照規定作好登記,將咨詢的事項填在《來電/來訪咨詢表》中,對于網上咨詢,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公民在法律咨詢過程中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接待人員應告知申請和獲得法律援助的條件;法律服務機構接待人員發現咨詢人員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告知并協助其向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二,申請與審查環節。申請環節中的質量監督管理控制主要包括:通過質量監督管理體系核準申請事項是否符合可以申請法律援助范圍;申請人有特殊情況時辦理手續是否符合現行法律規定。審查環節中的質量監督管理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審查主體是否適格(申請人向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法律援助的,由該工作站進行初審,并將初審意見報設立該工作站的法律援助機構進行審查);審查程序是否完善(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材料后,應當向申請人出具收據,注明材料的名稱、狀況、份數和頁數以及收到的時間,由接件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并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審查申請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并決定是否受理;法律援助機構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后認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決定受理,由法律援助機構給予申請人法律援助,具體應經立案、審查批準、送達相關文書(《給予法律援助決定書》、《法律援助告知書》)的程序。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及時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是否有需要回避的情形(需要回避的情形主要有:負責審查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是法律援助事項申請人或者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與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利害關系的)。
第三,指派環節。指派環節中的質量監督管理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指派主體和承擔指派義務的主體是否適格(法律援助指派主體是法律援助機構,承擔指派義務的主體主要是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指派程序是否合法合規(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立案后2個工作日內將案件安排本機構律師、公職律師、法律援助社會志愿人員或者指派法律服務機構辦理,并出具《指派通知書》。法律服務機構領取通知書后,應根據案情需要,在2個工作日內安排本機構中適格法律援助人員承辦案件。承辦人接到法律援助機構發出的《法律援助案件承辦通知書》后,應在2個工作日內持《指派通知書》和《法律援助案件承辦通知書》主動到法律援助機構領取案件相關材料(《法律援助案件結案報告表》、《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日志》以及其他組卷材料)。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立即將承辦人的情況告知申請人,并通知其與法律服務機構簽訂委托代理(辯護)協議,出具授權委托書。司法鑒定案件,鑒定機構還應當向辦理相關法律援助案件的承辦人出具應收鑒定費金額的證明)
第四,案件辦理環節。案件辦理環節中的質量監督管理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案件辦理程序是否合法合規;法律援助機構是否根據案情需要出具相關函件(法律援助機構在確定案件性質以后,按照案件的性質就民事案件向承辦人出具《民事法律援助公函》、就刑事案件向承辦人出具《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就行政案件向承辦人出具《行政法律援助公函》等函件)。
第五,結案與歸檔環節。結案與歸檔環節中的質量監督管理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法律援助案件承辦人是否按規定程序辦理相關歸檔結案手續;法律援助機構是否按規定完成法律援助服務質量跟蹤監督工作;檔案管理工作是否合法合規。
1、做好經費保障
攀枝花市政府應明確法律援助經費的使用范圍和保障標準,確保經費保障水平可以適應辦案工作需要。根據攀枝花市地方財力和辦案量合理安排經費,可考慮適當提高辦案補貼標準并及時足額支付,以保證援助人員工作的有效性;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律師以及其他法律工作人員承辦案件的成本、基本勞務費用等因素為其及時調整補貼標準;積極宣傳法律援助,鼓勵社會各個階層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社會捐助,同時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基金會的資金募集作用。
2、加強組織領導,重視法律援助相關工作隊伍的建設工作
將其納入攀枝花市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確保其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民生工程中的重要內容。根據攀枝花市近年來法律援助工作的實際情況,建立攀枝花市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和經濟困難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同時按年度及時審查、調整補充事項范圍和經濟困難標準。完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援助人員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的權益保障,為積極參與的援助組織和個人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措施,加大力度調配優秀法律工作人員、攀枝花學院法學專業大學生志愿者等服務力量支持法律援助工作。
3、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
攀枝花市內各級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監察機關,要為法律援助辦案工作提供必要支持,進一步完善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法律援助與訴訟費用減免緩制度的銜接機制,健全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機制,完善刑事訴訟法律援助中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監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配合工作機制。攀枝花市內發展改革、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衛生計生、工商、檔案等部門,應按照職能分工支持法律援助基層基礎設施建設,落實經費保障,為援助機構和援助人員提供辦案便利,確保優質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
注釋:
①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 度 的 意 見 》[EB/OL].http://www.chinalegalaid.gov.cn/China_legalaid/content/2015-09/25/content_6286495.htm?node=40885,2015-09-25.
②我國國家標準的規定,質量是指“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