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丹 彭思思/廣西師范大學
“園本課程資源主要是指幼兒園園本課程在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的所有物力、人力以及自然資源。”[1]幼兒園還包括隱性的人際交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資源。也可認為課程資源是幼兒園園本課程在實現其教學目標時利用的一切因素,這些因素與幼兒的生活貼切、真實,這些因素一方面有助于教學過程的開展,也有助于對幼兒的了解、帶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對園本課程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教學環節的具有趣味性,針對性,聯系生活實際,有助于更好貼近幼兒生活,在教學過程以孩子熟悉的事物展開,更好實現設計好的教學目的,園本課程開發利用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建設。在我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時,目前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來源于教師層面,幼兒園方面,家庭社會方面。
“教師在進行園本課程開發利用過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發展園本課程中充當重要角色。教師所具有的新思想、新觀念,教師所具有的能力和熱情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2]教師意識不到到園本課程的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也就不能夠將好的課程知識轉換成學生的實際經驗。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多半是參考教材,幼兒園教師上課是使用相同的教材,教師的任務是按照教材把教學活動設計好,教師對新的園本課程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思考不夠,對它的重要性沒能領悟。“教師沒有利用除了教材之外的園本課程資源,只是單方面接受教材要求上的課程,或者是聽從幼兒園給出的教學任務,毫無自主性與創新性可言,對課程內容進行解釋后便授予幼兒。”[3]教師在經過課程改革的學習認識也會繼續錯把課程資源認為是書本知識,還會把教材當做唯一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一直以來,教師形成了對教材的信賴,沒有結合幼兒園實際生活來制定園本課程。教師沒有意識到幼兒自身的生活,會讓幼兒充滿無限的興趣,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幼兒親自動手動腦思考問題,在與自己的同伴團結協作下成功弄清疑惑,創新想象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態度得到提升、幼兒在生活中的專注,辨證,對待事物的看法態度都屬于教育資源,從而可以轉變成課程資源,這些除了教材之外,結合幼兒熟悉的生活才是適合幼兒需要發展的最好園本課程資源,教師對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意識不到它的重要性,甚至對已開發的課程資源也未能充分了解它的內涵,沒有深入挖掘出其潛在的價值,沒有讓其發揮真正的作用。
現在幼兒園原本課程開發利用中,幼兒園所進行的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更多的是對課程教材的使用上,但是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的課程才是真正適宜于幼兒的課程。幼兒園在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時,不采取結合幼兒主體的需要,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整合,讓幼兒脫離教材、跨出教室、貼近生活、親近自然,在自然的環境中習得知識與經驗。再有就是“目前很多幼兒園更多注重園內各種課程資源的整合,而對園外課程資源與園內課程資源整合重視不夠,沒有充分整合利用起園外課程資源,如當地自然景物、傳統民族文化、當地風俗等眾多的鄉土資源,”[4]這些資源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園內資源所不能代替的。幼兒園園本課程重視教材資源的利用,對其它非教材資源的利用沒有注重,在課程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自然會出現結構缺乏多元化的現象。
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前沒有以自身幼兒園的特色考慮,缺乏對本園現實狀況、現有的環境、資源做出分析,沒能對幼兒的學習活動方式,幼兒需求,幼兒的個性發展、結合幼兒的實際水平進行開發利用,只是在教材上做整改,側重知識經驗的獲得,忽略科學知識要與生活相互結合的原則,脫離了幼兒的真實發展,課程資源體現不出多樣化,體現不出園本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整合性。
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要充分利用園外資源,家庭與社區是與幼兒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環境,幼兒家庭環境,家庭的風俗習慣,家庭氛圍、家長的工作、素質,幼兒家庭的設施,學習使用的學習工具是屬于課程資源,社區的公共資源,社區風氣,生活環境、樓層風格、人文情懷這些資源都可以利用,但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對社區的一些標志性的關于圖書,體育,藝術,科技方面的建筑館則沒有利用起來,帶領幼兒認識參觀。由此可知幼兒園不重視社區的廣泛資源,在開發利用園本課程時沒有把社區資源考慮在內,同樣,對于幼兒家庭的資源幼兒園也沒能夠合理利用起來,幼兒園在與家庭聯系時只會關注幼兒的表面發展,對于家庭參與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沒有真正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利用時沒有達到一個對家庭,社區開發的機會,對家庭擁有的資源不熟悉,社區具備的物質資源不了解,幼兒園沒有與家庭、社區進行長期合作,讓家長在對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利用時形成思想上不重視,態度上也會出現不理解、不關心的現象;社區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去幫助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利用。
教師的觀念轉變是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實施順利關鍵的一個因素,教師積極對幼兒開展觀察、操作、探索等多種實踐活動,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這些都有利于對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實現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的開發的前提和基礎。“教師的課程觀念轉變不是朝夕之間能產生、形成的,不是自覺生成的。”[5]教師要在接受多次的培訓與學習,自己多次在實踐中操作才能逐漸轉變自己的觀念,改變以前的單向思維。通過培訓轉變教師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觀念,確立整合的課程資源觀,生成的課程資源觀,實踐的課程資源觀,培養反思精神,進行多次實踐。提高自己對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能力,在自己組織的多次活動中進行元反思,對自己進行否定與改進,逐漸使自己的意識更明確,對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內涵了解透徹。讓教師知道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增強教師對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識,教師再使用規定好的單一教材時要在促進孩子的學習與發展上參考與使用,要具體結合學科之間的聯系,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幼兒的特點,營造一種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園本課程資源達到有效的開發利用,有利于幼兒園課程建設,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提供給教師多次有效培訓學習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解放思想,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增強自己的意識,在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時以幼兒的需要、興趣,結合幼兒的現實生活獨立地規劃設置課程。在不斷地吸收新的理念,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觀,讓教學活動是充滿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教師逐漸有發現課程資源觀的眼光,在于幼兒生活的環境里面隨時隨地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而不僅僅局限在園內資源或者文字上的教材。觀念轉變是一個過程,教師自身除了接受多樣化培訓外,還應該多學習與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知識,綜合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面對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結構體現不出多元化的現象,幼兒園要結合自身情況,改變這種局面,合理規劃好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結構,“改變單純使用教材開展教學活動的做法,走出教材和園內資源的狹隘視野。”[6]幼兒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生活習慣,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可以轉化為園本課程資源。教師可以結合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與相對應的教材結合,教師要觀察、掌握幼兒生活的課程資源,有差別的課程資源對幼兒的發展有著不同的作用,對幼兒的敏感度不同,有的課程資源可以形成幼兒的獨特認知,所以在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結構上。打破單一的局面,要根據幼兒園的地域特點、幼兒間的個性差異整合資源,實現園本課程資源優化效果。
幼兒園在除了考慮園內資源外,還應與自然資源,像自然的現象、自然生長;民族風俗習慣、地域差異的特征等這些園外資源結合,達到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的結構合理化,幼兒園要對所有的園本課程資源進行深度了解,對園外課程資源進行分析,在有需要兩者結合使得課程資源的豐富與多樣,形成一個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整體化,實現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幼兒園多組織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活動,多使用自然資源作為課程資源的教材,讓教師形成意識,加強能力,在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方面能找到更多素材,能靈活使用更多的素材整合到課程資源中,達到園本課程資源的優化結合。
家庭社區資源在對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可以完善園本課程資源,讓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達到理想化。幼兒園可在幼兒作為橋梁的前提下發揮好與家庭密切聯系的作用,多多利用家庭的資源,讓家庭的參與到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中。幼兒園可以發揮好社區的作用,與社區形成密切聯系,組織幼兒多去參觀,親近社區,去吸收社區所給予的資源,這樣會促進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也能夠讓幼兒對周圍環境更加了解,促進幼兒間的人際交往,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與對生活的認識與熱愛,讓幼兒的學習范圍擴大,不局限在教學活動中。所以,幼兒園在開發園本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應該密切聯系家庭社區,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對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匱乏的狀況進行彌補,讓幼兒在外界的關注下健康成長。
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引入家庭社區資源,家庭社區的參與在解決幼兒園緊缺的物資上有重要的作用,家長的工作崗位不同,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方面可以利用家長的各種角色進行資源整合,結合到幼兒的教學活動中,社區上的各種設施資源也為幼兒園在建設園本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時提供了便利,減少幼兒園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引入家庭社區資源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