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 灼/四川師范大學
由歐洲移民及其后裔建立起來的美國,從建國伊始就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經濟問題,其中土地問題尤為突出。大量來到美國的新移民為此展開了普遍性的爭取“自由土地”的斗爭。恰逢此時的美國西部擁有大量的無主土地。因此,建國后特別是在19世紀美國政府為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開發廣闊富饒的西部處女地,適時的制定了一系列適合本國國情的土地政策與措施,美國西部地區由此得到了迅速的開發與利用,逐步展現出以下一系列的嶄新面貌。
19世紀,美國聯邦政府實施的一系列相關土地法令(如宅地法),滿足了廣大移民對土地的需求,造就了美國的一批小農階層,有效地避免了西部土地的閑置或荒蕪。此外,根據宅地法的相關規定,農民在西部選擇一塊土地居住并耕種年滿5年就能獲得其所有權。由此造成的影響是美國內戰結束后的30多年里,美國農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一時期美國西部新開拓的耕地面積超過了建國后100多年時間里所開拓耕地面積的總和,全國的耕地面積也由此整整增加了2億多英畝。與此同時,隨著全國性的土地投機活動的展開,大量土地逐漸集中到大農場和大公司手中。農業的機械化與商品化程度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提高,農業生產力由此獲得飛速發展,而美國農業的經營方式也很快向大農場制過渡,邁向了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農場規模也較19世紀中葉以前有了明顯的擴大。19世紀70年代在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等地,180英畝的農場已經極為普遍,而到80年代以后,科羅拉多州農場的平均面積甚至已經達到300英畝以上。
10世紀美國西部開發過程中制定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前往西部,但移民開發西部的壯舉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交通運輸網絡的發展。因此,這一時期的美國聯邦政府特別在意國內交通運輸的建設,據統計,為了支持國內交通網絡設施的建設,整個19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國有土地中有40%的份額最終無償提供給了各級政府、以及各類鐵路建設公司。經過長期的努力,美國初步在國內建立起了立體的公路網、河流運輸體系,而隨著公路網和河流運輸體系的建立,美國又開始了鐵路的建設,到19世紀后半葉,美國順利建設了五條橫貫東西部的大鐵路。這五條總長達7萬英里的大鐵路讓美國初步形成了規?;蔫F路網絡,對當時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推動作用。貫穿全國的鐵路網絡及其沿線的土地在美國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因鐵路建設帶來的土地升值而增加??傊?,美國聯邦政府對全國交通運輸網絡建設的大力投入,推動了西部的大開發,一系列工業部門也在全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過程中實現了騰飛,并為19世紀后期美國經濟的起飛提供了可靠的工業保障。
城市化的進展集中反映了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簡單地說城市化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數量及其城市人口的增加,而與此同時農業人口則相應的減少。19世紀美國西部開發進程中的土地政策則直接促進了美國西部的城市化。這一時期,美國西部的城市化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渠道得以實現:第一是美國聯邦政府對各級市鎮建設提供的優惠政策,幫助各類市鎮優先獲得建立城鎮的土地;第二是各類土地投機集團的投資時所進行的直接規劃。這一時期美國的各類土地投機集團擁有大量土地的儲備,加之其較為雄厚的資本,因而有條件大范圍的規劃設計新的市鎮。今天美國洛杉磯地區著名的城市如帕薩迪納、里弗塞德、圣莫尼卡等均是由這一時期的土地投機集團規劃而成的;第三是大量鐵路城鎮的出現。美國的鐵路公司會專門設立一些城鎮開發公司,自行設計與創建新的城鎮,并由此形成美國西部獨具特色的鐵路城鎮。
雖然,19世紀美國西部開發進程中的土地政策都是涉及農業方面的,但其影響卻絕不僅僅局限于農業部門。19世紀后期,隨著美國農業經營方式向大農場制,集約化的生產方式過渡,這就使得美國經濟領域逐步形成了地區專業化的發展格局。這一時期,美國西部地區的順利開拓,全國性交通網路的形成,一是為美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材料,二也直接為美國東部工業地區生產的工業產品提供了新的廣闊的商品銷售市場,為工業的高速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19世紀后期的東部逐漸變成一個工業地區,而西部則成為糧食生產基地,南部則是作為美國的棉花生產基地。后來隨著全國交通運輸網絡體系的建立,美國各地區的經濟更是得以聯成一體,商品經濟空前發展,美國東西部之間的經濟聯系開始變得日益密切,各地區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美國東西部經濟的發展日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正是這種以區域分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統一的市場經濟結構成功地推動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美國統一國內市場最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