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潤明/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
進入2000年后,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呈現出史無前例的爆炸式增長,并且經過十余年的探索與發展逐步形成借助于互聯網的商務高速增長階段,并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本質的變化。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中小企業外貿運營商平臺規模為75.3億元,同比增長27.6%,環比增長18.1%(艾瑞咨詢,2017)。較高的市場規模增長率反映出B2B市場有更為開闊的市場潛力及相比于C端市場更為穩定的客戶的群體。
2014年9月在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因此創新對推動經濟建設、強化供給側改革、落實科學研究本質和推進實體經濟發展和有效促進新型商業模式、創建新生商業生態環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組織環境在組織效率和創新中有重要作用(Patterson 2005)。從經濟學的視角看,通過定量與定性研究,分析信息技術對金融創新服務的影響:信息技術對金融行業績效的影響,引發金融服務行業商業模式創新(Claessens,2002),從而通過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控制業務風險的作用(Keldon,2006)。從協同效應來講,信息技術作為金融服務創新的技術手段,為金融服務創新提供信息化平臺,運用電子商務的模式達到從傳統企業形態向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轉變(陳放,2017)。
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對原有商業秩序構成了極大的沖擊,特別對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產生極大的推動。然而從風險角度來看,電子商務型企業的前身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并且研發投入較高,因此電子商務企業伴隨著一定的風險。
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7年B2C網絡零售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天貓平臺獲得超過50%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而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和國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4.5%、6.5%、5.4%和4.1%的份額。
銀行與企業的關系是關系型貸款模式的前提。銀行基于銀企長期接觸所積累關系模式,其中包含企業行為和信譽。因此關系型貸款難以進行定量研究,而銀行往往通過銀行與企業維持時間、企業貸款額度和資產規模等因素作為考核對象。對比大型企業,中小型電子商務型企業收到多重限制因素,銀企關系沒有大型企業牢固。
資金作為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穩定的融資渠道是發展中小型企業的有力保障。目前,嚴重影響電子商務型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因為融資渠道單一所產生資金短缺的問題。
信息不對稱作為創新型電子商務企業信貸配給的主要原因,其作用機制包含兩個方面:(1)信息不對稱反映出融資需求和資本供給之間存在不匹配現象,之間導致企業融資成本,成本差異使企業面臨不同程度的信貸約束效應;(2)從信用狀況、資產規模及企業技術現狀進行判斷,銀行與企業間信息不對稱直接影響貸款審批結構及資本定向流動的信貸配給現象。根據演化博弈模型,創新性中小企業和銀行兩類群體均對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傾向,提高創新型中小企業研發成功率及經營管理水平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等級及違約概率。
在外部力量牽制作用下,僅依賴中小企業自身條件無法達到較為理想的授信穩定狀態。還要根據中小企業的發展階段和融資需求開發新形式的資本市場體系。完善中小企業股份制轉讓系統與創業板的市場機制不僅可以為主板市場提供合理的退市服務,還能夠幫助以電子商務型企業為特色的中小型企業提供完善的融資場所。
供給側改革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創新方式,是通過改變供給環境來調節新型配給不均問題。供給側改革可以有效控制生產與需求的平衡:通過創新發展促進并鼓勵企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性業務,還可以強化資金供給的有效性,調整企業的內部結構。
現代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處于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不均衡、銀企關系和融資渠道的單一等因素直接制約我國電商企業的發展。以創新為導向,根據我國電子商務的實際情況,以供給側改革為出發點,通過博弈創新加強銀行對電子商務型企業的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其次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為電商企業提供多途徑的發展融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