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英慧/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在我們所學的課程中,音樂課一直是最富有藝術的課程。音樂是滋潤我們心靈的一股清流,它借助聲音對內在情感進行外在的傳遞,幫助學生進行情感的抒發,并就自身存在的困惑進行抒發,使學生遠離壓抑與痛苦。對于音樂來說他們的思考內容是極其寬泛的,可以幫助學生在欣賞音樂的瞬間獲得情感。在進行音樂欣賞的時候,通過音樂中的音符和許學生的聽覺器官進行融合碰撞,實現他們對作品的欣賞與分析。這種分析并不是單純的從現有的情感出發,它還可以使學生的進入到作品的內部去探求創作者基于和何種背景下進行的創作,同時使學生實現身臨其境,使他們實現與作者的同呼吸、同體驗.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去進行思考,從而得到新的人生體驗。音樂發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將學生實現情感的體驗與升華。所以,要不斷的實行情感體驗活動,使學生能夠對音樂藝術的理解更加透徹。
音樂欣賞就是將音樂家創造的音樂作品進行評價,在學生進行欣賞的時候會形成對于此作品的認識,從而獲得審美的需求,所以,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要采用多個方面進行引導,第一要對學生欣賞心理的規律進行把握,在接觸作品的時候要用耳朵去體驗,并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用自己的情感對作品進行詮釋。例如學生對作品《茶館小調》欣賞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行個性化解讀,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大學課堂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實現更高層次的分析;第二,教師在課堂進行作品講解的過程中要結合多種形式,柏拉圖曾經說過如果教育不合適,是不能對心靈起到作用的,對于音樂中的旋律來說不同的旋律對于作品的展示是不同的,有的旋律起伏變化明顯,而有的如小泉流水般無聲,所以,要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種類音樂旋律的變化,以便他們能夠更好的了解音樂,從而能夠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第三,每個學生對于音樂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對音樂十分的癡迷,而還有的學生對音樂則是只能呈現簡單哼唱的狀態,在音樂上存在著庸俗與高雅之分,但是關鍵的是要擺脫對于音樂的庸俗理解。所以,教師要不斷的增強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信心。例如,在對一些歌劇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找一些相對來說有名的作品進行藝術的表現,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世界里徜徉。
音樂欣賞是由多個階段構成的,首先幫助學生對于作品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在了解之后進行一個簡單的聯想,這個聯想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也可結合創作背景,之后形成對于作品的情感共鳴,從而實現對作品的認識。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欣賞培養的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使學生從僅僅是以音樂來進行娛樂演化成以音樂為興趣來聽,使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逐漸得到提高。一個好的音樂作品會在人的記憶中久久不能忘記,并且這種記憶會伴隨著時間不斷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從而對學生的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教師在公選課上對中國優秀的作品《杏花天影》進行教學時,很多的學生對于這一作品很少了解。聽過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的進入到音樂中,教師要對作品的內容等進行簡要的分析,并就分析讓學生們發表自己的體會,大學生的思想比較開放多元,教師要對存在的多元思想進行一一的總結,讓他們進入到音樂作品所帶來的境界中。在進行音樂作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進行情感上的參與,在對大學音樂課《黃河大合唱》的教學中,對于歌詞對當時戰爭情節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別具一格,將抗日英雄的英勇無畏與音樂進行了巧妙的融合,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對音樂表達情感的層面來說,它只要是能夠表達情感就算是成功的。情感可以蘊含在古典音樂中、也可蘊含在流行音樂中。教師可以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對音樂《飲酒歌》來說,可以采取現代與流行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在進行情感體驗的培養中教師也可以舉辦小型的音樂會,以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對于大學的公選課一周也就會是一節,進行教學的時間是極其有限的,教師要在有效的實踐內進行培養會很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自愿的方式籌劃演唱會,可以使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演唱會上將情感不斷的投入其中,從而使他們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是本人對于音樂欣賞情感體驗在大學生選修課上得到的認識,從中我們要知道一點,那就是在音樂的欣賞中的情感體驗是以感官性的體驗形式展開的,并且對于不同的學生他們的情感體驗也會有所差別,他們的情感會伴隨著音樂的起伏產生變化。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實現這一點,那么就可以說明他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從而引導學生對音樂有個正確的理解,使他們逐漸獲得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