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煜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在城市公共建筑中,室外景觀設計是空間環境的重要部分,它會影響市民對房屋的購買量,影響人們的視覺效應。室外景觀主要是分布在建筑物的入口處,以及分布在建筑樓的轉角處,最多的景觀分布的位置主要是在主體建筑物的周圍,它會占一部分的面子,室外景觀從屬于整個空間環境。在過去的室外景觀設計中忽視了環境藝術設計的美觀和環保綠色。它的設計也也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彰顯。室外設計的景觀采用封閉式的設計,導致設置的景觀越多,顯得就很封閉,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了城市的閉塞。因此環境設計中的室外景觀設計必須與空間相融合,從而設計出開放和諧的空間體系。另外景觀設計應該體現城市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特征,從而體現城市的包容性和和諧,這種景觀設計將會成為城市空間設計的有機的和整體的組成部分。
室外景觀設計應該體現幾個原則,在這些原則的設計下,使得城市的建筑的室外環境更能體現活力、以及和諧的特征,同時也要使得室外景觀的接近性和管理的功能更能夠體現。
室外景觀設計首先應該體現安全性的原則。在城市的室外道路和公共區域以及停車場等地方主要就是以安全性為主,任何舒適好看的景觀設計都比不上安全性來的重要,在建筑物的整體性的邊緣地帶會進行景觀設計,因此注重室外景觀設計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整個城市的,因此首先注重安全性的原則,然后注重延續性和功能性。最后注重改善因建筑外部空間邊界缺乏吸引力,而造成建筑作為社會向心空間產生安全性失敗的現象。室外景觀設計實際上就是在室外的空間區域中以及周圍設計一些吸引行人,讓行人流連忘返的設計布局,通過這種設計產生的實際的景觀。
室外景觀設計其次應該體現可識別的原則。所外可識別的原則是指通過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景觀設計使得室外的景觀是容易識別的,同時也要體現空間的整體的形象,以及室外空間景觀的個體的特性。因此為了使得景觀設計體現出可識別的原則應該在城市的公共的區域設計明顯的、標志性的建筑物,當然這些建筑物必須遵循誠實附近建筑的類型的特點。通過標志性的建筑物的設計使得行人能夠快速的判斷所處區域的建筑物的功能。因此設計出的標志性的建筑物會與建筑形式協調統一,會與環節藝術的整體設計相融合。另外在室外的公共區域設計一些與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征相同的建筑物也能體現可識別性,環境設施、植被、地貌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繁榮空間個性,這些都可以體現室外景觀的課識別的原則。
所謂的室外景觀設計的層級的特點是指在建筑外部的區域中,它的公共性是逐漸的減弱,從公共性向私密性過渡。在室外中,人們會出現一種矛盾的要求,既要求公共性,也要求私密性,因此人們要求室外的景觀設計既能保護背部,有具有最大的最廣闊的公共的視野,另外這種區域是出于被關注之外。因此這種景觀設計應該滿足被布置在小一級的場所,但是能夠觀察大空間這一要求,另外也要滿足能夠至少關注一個更大的空間物體這一要求。
綠化除了起到襯托建筑物的特點,還能夠起到環保的作用。在景觀設計中,一般選擇草坪、花壇、低矮的綠籬,來進行綠化。另外會選擇低矮的樹冠來進行設計室外景觀。不同的區域會有不同的氣候特點,也會選擇不同的景觀設計,比如選擇植物的時候要考慮節氣,春天會設計桃花樹、秋天設計紅葉。通過不同的植物呈現出的造型、色彩上的變化,景觀設計會體現出優美的特點,吸引人的注意力。城市的綠化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
在室外的景觀設計中最離不開的就是座位的設計,座位的位置、形狀、材質都是需要進行設計的。布置適宜的環境設施也要關注很多的因素,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座位設計的地方應該是陽光照射到的位置,在炎熱的夏天,座位選擇放在樹蔭下和有風的地區。因此室外的景觀設計既有整體的布局,也關乎局部的景觀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室外景觀設計是一項繁瑣而又復雜的工作,需要景觀設計的人員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目前城市景觀設計往往會與城市的獨特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從而使室外的景觀能夠體現出美觀、舒適的特點,同時也使得室外景觀能夠體現出人文精神,在整個室外的景觀設計中既需要關注整體也需要關注細節。目前,室外的景觀設計已經成為城市建筑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因此本人希望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中室外景觀設計的研究,為景觀設計中提供部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