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菊/百色學院
現代漢語中,“一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詞,它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現代漢語詞典》(2005)對于“一下”的描述是:“①數量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做一次或試著做。②副詞。表示短暫的時間。”
從對“一下”的定義來看,無論“一下”位置在前還是后,都是和動詞搭配的。“一下”前面和動詞搭配(下文記作“V一下”),表示時間短、程度輕、動量小。但是,近些年來,涌現一種新的搭配情況,部分形容詞,甚至有些數詞、字母詞也與“一下”組合成“形容詞+一下”(下文記作“A一下”),如:華麗一下、高雅一下等等。
本文從北京大學CCL語料庫檢索系統、人民網主站搜索、百度網、新浪網等檢索網站搜集到相關語料,通過語料整理之后,發現“A一下”呈泛化趨勢,且進入到該結構的形容詞也具有某些特點。
語法學家們很早就發現了部分形容詞可以與“一下”搭配,但數量相對比較少。在北京大學CCL古代漢語語料庫中,搜索到9例可以與動量詞“一下”搭配的“A”。現代漢語語料庫中,共有528例,其中105例的“A”是動形兼類,7例是形名兼類,3例是兼形、名、動三類。人民網搜索據不完全統計超14674例(含兼類詞),更不用說百度網和新浪網的統計。如今這一泛化趨勢是非常明顯的,其動態發展如下:
較早出現“A一下”形式是在清朝時期,在北大古代漢語語料庫中找到4例,如:
(1)小侄酒酣耳熱,要大膽在兩位老伯面前放肆一下,舞一回劍,和兩位老伯佐飲何如?(《九尾魚》)
(2)你就是不愿意去,也要你委屈一下,去上一趟。(《九尾魚》)
(3)我們今夜去樂一下吧!(《孽海花》)
(4)好妹子,咱倆該來快活一下了。(《八仙得道》)
根據朱德熙(1956)將形容詞分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性質形容詞可以受“不、很”修飾,以上4例形容詞都是性質形容詞能進入到“A一下”格式中。另外,只有“委屈”一詞是動形兼類,表明形容詞+“一下”在該時期使用,并被人們所接受。
這時期只有3例:
(5)媽,您別跟我叫真了!我也是想讓您老高興一下。(《雍正劍俠圖》)
(6)眾位先喝著,請恕罪,韓寶失陪了,我到后面方便一下。(《雍正劍俠圖》)
(7)他便在四川夔州府城內,起上一所宅子,方思安靜一下,度他余年。(《大清三杰》)
例(5) 和例(7)形容詞表示心理狀態或情感的變化。例(6)“方便一下”其實就是去解決內急的雅說法,都具有動態變化性。
從這一時期的語料統計來看,共16例,其中有4例是動形兼類詞+一下。從出現與“一下”搭配的形容詞來看,和心理、情感變化有關的形容詞容易進入到這個“A一下”格式。如:
(8)跟他去見國王,也好把國王羞慚一下。(翻譯作品《十日談》)
(9)那么,假若她不設法在生日那天熱鬧一下,老人也許會痛哭一場的。(《四世同堂》)
(10)他們一走,伊麗莎白便到屋外去留達,好讓自己精神舒暢一下。(翻譯作品《傲慢與偏見》)
發展到這一時期,統計有44例,比上個時期多了很多。如:
(11)簡直不讓同志們對工作能有稍稍馬虎一下或偷懶一會兒的可能。(《保衛延安》
(12)小譚知道班長的倔脾氣,所以一方面敬重他,一方面又想調皮一下。(老舍《無名高地有了名》)
(13)我打兩天都可以我也有滿肚的仇恨,現在有機會來松散一下了。(《鐵道游擊隊》)
“馬虎”指做事不認真,“調皮”指頑皮,“松散”指緩解一下。它們在心理上或者品行特征上都有短暫性變化特點。
這時期“A一下”的應用更加廣泛起來,共有55例,泛化趨勢已經逐漸明顯,并且有打破常規的態勢。越來越多的形容詞進入到這個格式中來。如:
(14)大胖子機靈一下,立刻正襟危坐,沉下臉來……(王朔《一點正經沒有》)
(15)讓我也得意一下,我演得好用功啊!(瓊瑤《夢的衣裳》)
(16)咱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該糊涂就糊涂一下吧。(柳建偉《突出重圍》)
例(14)“大胖子”是在聽見別人罵他之后才突然機靈起來,是從“不機靈”到“機靈”的一個轉變。例(15)“得意”意為感到非常滿意。這里其詞義也本身隱含“感到”這樣的動作感覺,具有動作義。例(16)而“糊涂”,從句中上下語義來看,暗示著任務完后,該糊涂就糊涂,靈活變化。
這一時期呈猛增狀態,有413例。如:
(17)明天那個“官”帶一張便條要“便宜”一下,結果一年到頭,所賺無幾。(《機關干部“下海”掃描》)
(18)現成的素菜,在船上熱一下便可食用。(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
(19)羅伯特蜷蜷身,高速一下自己的姿勢……(翻譯作品《地球殺場》)
例(17)的“便宜”意為給優惠或者打折扣,隱含有動作義。例(18)“熱一下”其實是用火將飯菜蒸熱一下,也是有動作義的。例(19)“高速”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標為屬性形容詞。那么具有的某種屬性的必然會在程度上存在差異,就會有程度變化,因此能和“一下”搭配。
這時期的“A一下”僅在人民網搜索達14674例,而在百度搜索和新浪網等網站也出現了數量非常多的這種格式搭配,且不僅是性質形容詞能進入到這個格式,一些狀態形容詞也能與“一下”搭配。如:
(20) 冷吧……火熱一下!!(百度貼吧,2017)
(21)木材漂白水-讓木材也雪白一下。(阿里巴巴網,2012)
(22)其實對蝸殼的斗志我表示尊敬,但我還是要黝黑一下。(百度貼吧,2012)
從語料來看,以上三例都是狀態形容詞與動量詞“一下”的成功搭配,因此可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語言現象也跟著出現了,下文將作分析。
從上文的發展動態看,從清朝時期就有形容詞和動量詞“一下”搭配,構成“A一下”格式,語法學家對此現象也很早就注意到。傳統的主要是從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進行研究。
朱德熙(1956)將形容詞分為性質與狀態兩類,性質形容詞可以受“不”、“很”修飾,而狀態形容詞不能。
張國憲(1995)較早的使用了動態形容詞和靜態形容詞這一術語,認為動態形容詞是指表示事物變化的形容詞,而呈性狀功能的詞成為靜態形容詞。
吳香(2008)借鑒澤諾.萬德勒對英語形容詞的分類思路,根據隱含動詞的動作強弱,又將動態形容詞又分為強動態形容詞和弱動態形容詞。
邵敬敏(2009)認為進入“A一下”格式的形容詞是性質形容詞。而且從感情色彩方面,褒義和貶義形容詞容易進到這個格式,而中性詞則不能。
本文結合各家之言,將統計的語料中進入“A一下”格式的形容詞進行分類。
(23)王利芬的“高興一下”,折射出10w+的多少尷尬?(光明網,2018)
(24)雖然包攬雙冠,但張家齊卻少年老成地說,“開心是有的,但興奮一下就好了,不能驕傲……。(北京日報,2018)
(25)容易曬黑的人反而可以開心一下,因為這是一種有益“天賦”。(科技日報,2018)
這類形容詞主要和人的心理情緒情感變化有關,是人固有的心理狀態或者暫時的情感變化等,能夠自主控制的形容詞。也可以說具有[+自控性]。以上幾例,都是主觀上受一定刺激后產生心里情緒的變化。“A一下”將謂詞還原后,可以變成:
A+一下 → NP+變+A+一下
高興一下 心情變高興一下
興奮一下 情緒變興奮一下
開心一下 心情變開心一下
加上謂詞“變”和主語之后,我們再來看“A一下”這個格式,心情或者情緒其實都是產生了變化。因此也就能夠和動量詞“一下”進行搭配了。
這類“A+一下”有如下特點:
(1)與情緒和心情等心理感情有關。
(2)具有自控性,能自我把控。
(3)與“一下”搭配后,產生心理變化。
(26)東陽也大方一下,給高第姐妹買了半斤花生米。(老舍《四世同堂》)
(27)我的腰包里也開始有了錢,偶爾還可以小奢侈一下,就是可以吃上飯店里做。(人民網-韓國頻道,2017)
(28)難得腐敗一下。(長安CS75論壇,2015)
(29)既然如此,管它做不做,先假裝高尚一下又有何妨呢?(山西晚報,2012)
這類形容詞,主要和人的行為品德有關。其中有褒義詞如“大方、高尚”,也有貶義詞,如“腐敗、奢侈、自私、無恥”等等,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以上例子,這類形容詞前出現了“難得、假裝、偶爾”等詞,可指這種品行的出現次數較少。綜上,此類“A一下”有如下特點:
(1)帶有褒貶分明的感情色彩。
(2)主觀性強。
(3)少量義。
上述(一)和(二)兩類形容詞,與心理、品行等方面有關,主觀感受性都很強。而動作行為類形容詞則是描述一種動作變化的狀態,動作性強。例如:
(30)畢業時確實想“瘋狂”一下。(現代快報,2012)
(31)士兵們一個個在吧臺旁喝得醉醺醺的,懶洋洋地躺在俱樂部的沙發上,他們要逍遙一下。(拉貝日記,2009)
(32)如果我不勇敢一下,大家恐怕都過不了馬路。(人民網-強國社區,2009)
(33)你們如果能夠把埋在海底監視我國潛艇活動的傳感器跟我們透明一下……。(環球網,2012)
這類形容詞都隱含了謂詞,需要還原謂詞將形容詞與其修飾的名詞聯系起來。以上“A一下”可以加上謂詞后,意思可以還原為:
瘋狂一下 → 做一下瘋狂的事(跳西湖拍照)
逍遙一下 → 做一下逍遙自在的娛樂活動(懶洋洋趟沙發上)
勇敢一下 → 做了一下勇敢的行為
透明一下 → 事先然人知曉一下(傳感器監視的事)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該類“A一下”的特點如下:
(1)和行為動作有關,具有動態性。
(2)謂詞和名詞還原后,名詞是動作的受事。
(34)主動被黑”也是一種抓眼球的方式,黑一下競爭對手也可以為我所用。(京華時報,2014)
(35)新年還是要紅一下。(中奢網,2015)
(36)木材漂白水-讓木材也雪白一下。(阿里巴巴,2012)
(37)其實對蝸殼的斗志我表示尊敬,但我還是要黝黑一下。(百度貼吧,2012)
(38)今日,宋佳在微博曬出自拍照,并留言稱:“粉紅一下!”(中國新聞網,2016)
例(34)的“黑”和例(35)的“紅”都是單音節表顏色屬性的形容詞,是屬性詞就會有程度上的一些差異,可以說“不太黑”、“很黑”、“非常黑”,“不紅”、“不太紅”、“比較紅”、“很紅”、“非常紅”等,在程度上可以有變化的,具有動態變化性。根據模糊學的理論,張國憲(1995)認為從量的閥域上看,量的凝結,折射到語義特征上表現為動態變化義的減弱,狀態義的增強,順序大致為:
偏正式〉并列式〉主謂式〉動賓式〉補充式
我們再來看,“雪白”、“黝黑”、“粉紅”都是并列式,其動態變化義還是比較強的,所以才能進入到“A一下”格式。
這類“A一下”具有的特點:
(1)具有動態變化義。
(2)此類雙音節顏色類形容詞以并列式為主。
(3)單音節顏色形容詞有程度上的增減雙向變化。
(39)黃渤說,好電影至少要讓觀眾心里酸一下、疼一下、難受一下。(京華時報,2012)
(40)婭祥一旦扒玻璃碰了電絲,會有“麻”一下的不舒服感覺……。(燕趙都市報,2012)
(41)手指頭常被針刺到,“痛一下,就提醒自己要更專心”。(中國新聞網,2012)
這類主要是味覺和觸覺有關的形容詞,表示事物自然屬性。但是,結合語義分析,例(39)中“酸”并不是味覺,而是表達一種心理感受,這里跟前面講到的情緒類形容詞類似。而“麻一下”、“痛一下”等,根究上下文語義,其實意思分別應該是麻了一下的感覺、感到痛了一下,都帶有一定的動作性,因此才能夠進入到“A一下”格式中來。
這類“A一下”有如下特點:
(1)味覺形容詞,多指心理感受,為引申義。
(2)觸覺形容詞是身體受到外界刺激之后的動作表現或者反應,含有動作義。
本文對“A一下”進行了歷時動態考察、A與“一下”組合的發展過程及對能進入到“A一下”格式的形容詞分成了上述五類,而該格式所體現的語義、句法、語法意義等將另作文章進行闡述。
注釋:
①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