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婧/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的語言,伴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變得更加的廣泛,但是不同的崗位對英語的水平要求是不同的,對應于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各種專業術語的掌握或者是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或者是書面表達能力等等。職業崗位不同對英語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在高職院校中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英語教學,根據不同的崗位設定不同的課程目標,如此可以幫助學生在今后面臨崗位的選擇的時候可以更加的從容,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通過調查統計用人單位對應聘人員的要求以及用人單位的職業崗位在進行高職英語教學中對于英語教學有哪些建設性的建議,首先作為用人單位英語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高職院校畢業生崗位職稱的評定以及職業的發展前景等。并且作為企業對于員工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都有著具體的要求。同時作為高職院校,本身就是培養學生技能的地方,所以基本預示著今后工作的方向,所以在進行課程的設定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今后所從事的工作的方向進行英語教學的培訓,如此可以奠定學生今后工作的基礎。
通過對在高職學校就讀的學生的調查統計發現大部分學生目前進行英語學習的目的是能夠進行考試同時大部分的學生并不是很滿意現在的英語學習狀態,對于其中大部分的學生來說職業英語的引入是十分支持的,并且也能夠意識到英語對個人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添加一些簡單、實用的課程。
以上兩點說明了目前高職英語的職業英語教學并沒有很好的實現,同時對于該課程也不夠重視,仍然在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用性不強,所以使得很多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在實際的應用中并不能給自己提供幫助。所以在進行高職英語教學中首先應該明白自己的教育特點是什么,高職學校的主要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應該保證學生掌握本專業相關領域的英語知識,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將來進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在進行課程的設定的時候應該將英語的專業知識和學生所學習的專業技能相結合,如此不僅可以為企業輸送專業性更強的人才,同時也能體現出高職學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時的教學特點。
目前我國的教育現狀仍舊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老師仍舊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只是在被動的接受知識的過程,這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沒有很好的參與感,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其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中,老師對于學生英語教學的要求基本就是重點掌握單詞以及語法,并且這種方式還在不斷的使用當中。老師在進行課堂授課的時候授課的方式比較單一并且很少和學生在課堂上有互動,無法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沒有學習的氛圍。還有就是目前在英語教學中所使用的英語教材內容枯燥,沒有新鮮感,最后就是在測試方面高職學校仍舊比較注重學生的筆試成績,但是在企業中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兩者的側重點出現了矛盾,說明企業用人需求和學校教學有著明顯的脫節。
目前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主要培養方向時物流、文秘、營銷等市場需求比較大的專業性人才。但是就目前的課程設立現狀來看高職學校并沒有給根據相關的專業需求進行培養方案的確定,沒有較強的針對性,也沒有確定具體的培養方案。所以目前高職學校的教學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崗位需求不同的學生在接受著同樣的課程知識,所以這對于崗位的區分并不明顯,所以無法做到有目標的進行英語教學。
在企業中對英語的實用性要求比較高,所以高職學校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對學生英語實用性的教育,這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目前師資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并不是每一個職業范疇都有相關專業的英語教學人才,作為老師并沒有相關職業背景,所以很難針對高職學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所以通常在教學的時候所采用的仍舊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目標性,在相關的英語教材中也缺乏比較專業性的英語知識。而這些問題也是目前困擾著高職學校英語教學的難題。同時教材很難做到及時的更新,無法真正做到和市場接軌,和社會同步,在英語教學中面對比較專業的知識很難見到教學成效。
在高職學校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通常知識理論上的知識,和實際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系,并且無法給與學生相關的經驗。通常存在的情況是老師在講臺上講的很好,但是學生在下面卻聽得云山霧繞。在課堂上如果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也無法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如此導致學生在進入到真正的工作崗位的時候甚至基本的實踐經驗都沒有,但是企業所需要的就是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所以無法為企業輸送專業性人才,那么就無法達到高職院校的工作目標,這也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高職學校的教育難點之一。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明確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是什么。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任務是為社會輸送社會型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專業的知識以及技能,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在進行英語教學培養的時候要做到有針對性。如果是文秘工作,那么就應該重點培養書面表達能力,如果是物流方面的人才那么對口語交際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在培養的時候應該很對崗位需求進行重點培養,加強崗位和人才之間的關系。
就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情況來看不同的崗位對英語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所以在進行教學培養的時候應該建立有方向的教學培訓。所以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應該將這些都考慮在內,并進行合理的調整。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所采用的英語教材仍舊是傳統的教材,教材中的內容和具體的崗位需求并沒有比較明顯的聯系,所以應該進行內容的調整,充分展現出高職學校英語教學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應該讓相關領域的專業型人才進行,同時在進行編寫的時候不應該僅僅重視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的高低對于學生今后的就業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兩方面考慮才能提高教材編寫的質量。
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以及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對教育的革新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職院校應該著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英語老師,其素質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
在我國的教學改革中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占據了其中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未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因此在進行高職學校學生的英語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的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英語技能結合,以職業的崗位需求為出發點,明確高職學校對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進行教材的革新,加強老師的職業素養,通過不同方向的努力達到全方面的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教學效果,提高其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后更好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不斷的為社會輸送專業性更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