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萍/常州幼兒師范學校
常州幼兒師范學校從2011年開始,招收五年一貫制免費男幼師生。
課程方面,男幼師生與女幼師生一樣,開設了鋼琴、樂理與視唱練耳、聲樂、幼兒歌曲彈唱(即興伴奏)等課程。硬件方面,為了滿足學生平時練習的需要,2014年起,除專用琴房外,每個班級的教室及幼教模擬室都配備了鋼琴。師資方面,男生班的課務盡量由男教師擔任。
學校重視音樂教育,每學期,學校都組織校內統考,將視唱練耳、鋼琴、聲樂、彈唱定為統考科目。為了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的訓練,學校專門安排了基訓課,同時每月組織技能抽測,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校對男幼師生的培養高度重視,學生音樂課程的學習效果較好,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教學中,還是發現了一些不足,表現在:
從目前音樂課程的設置情況,對男幼師生的針對性不強,這些課程同樣適用于女幼師生、普通師范類,甚至音樂專業的學生。一些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進校后能清楚技能學習要求,以簡單的考級要求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的目標。
高校的音樂教育,主要以提高學生的演唱、演奏技巧為主。學生畢業后,從事音樂教育,角色變了,但觀念卻沒變,過于注重技巧訓練,而不重視音樂素養的提高,對音樂素養的內容,提高的策略,未加研究。
男幼師生人數少,出版社在編寫教材時,基本上都以女生為主,很少有教材兼顧到男幼師生。相對于音樂學院的學生,男幼師生進校時基本是零基礎,特別是聲樂、視唱,學習起來很困難,且有的教材追求的是知識和技能的專業性、系統性,注重技巧的訓練,不利于男幼生音樂素養的全面提高。
由于教師在教學中以提高音樂技能、技巧的為目的,教學方法單一,如鋼琴課,一般以老師講解知識點、示范、作業、還課為流程,聲樂課以發聲練習、熟悉旋律、演唱歌曲為內容,教學過程程式化,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2010年招收免費男幼師生起,編班問題就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男幼師生獨立編班,利于班集體凝聚力的形成,能針對男幼師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男女生混合編班,充分考慮青春期的學生的特點,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
在教學中發現,男女生混合編班,獨立編班,各有利弊。
免費男幼師生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優秀的男生,他們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經過幾年的學習,確實有很大的提高,但在音樂課程的學習,除了需要明確的學習目標,踏實的學習態度,還需具備一定的基礎,如較好的樂感,節奏感、協調能力,而男幼師生入校時,雖然也經過面試,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文化成績,很多學生進校時,音樂基礎很差。
培養“高素質、厚基礎、寬視野、勤實踐、善思考、能創新”的男幼師,就意味著音樂教育不能單純追求彈、唱技能的提高,而是應該以提高音樂素養為目標。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聽、唱、彈,走近音樂,從內心深處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享受音樂。下面就男幼師音樂素養的內容、音樂教育的目標確立、課程的設置、發展性評價、活動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來探討提高男幼師生音樂素養的策略。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明確提出,幼兒教師藝術方面的要求是: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對于歌唱、演奏的技巧,要求并不高,而在于基本的欣賞與表現能力與知識。
男幼師生首先應該是一名合格的幼師生,其次才是“男”幼師生,就音樂課程而言,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教育、教學能力。
音樂素養并不是技巧,音樂素養應該是對音樂美的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創造能力。簡單來說,對于男幼師生來說,音樂素養包括必備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有一定的讀譜、視唱、聽音、節奏、和聲、寫作能力,并進行音樂欣賞和音樂史基礎的學習。不一定要精通,但通過必要的學習,能夠利用所學來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具備能引導幼兒欣賞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提高男幼師生音樂素養的關鍵是調整課程設置。
目前,男幼師生主要開設鋼琴、聲樂、樂理視唱練耳等基礎課程,要提高男幼師生音樂素養,還應進行音樂欣賞、兒童歌曲創編、音樂教學法等的教學。音樂欣賞不受嗓音、生理條件、經濟條件的影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引導男幼師生通過對大量優秀作品的欣賞,將有效提高的音樂審美能力,提高整體素質。兒童歌曲創編,需要學生通過對兒童歌曲歌詞、結構、節奏、音調、音域等的特點的分析,清楚音樂要素與表現音樂形象之間的聯系,掌握一定的創編方法來進行。而且與男幼師生的專業非常貼近。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學習文化基礎課程、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彈、唱、說、跳、畫、書”,課時有限,很難把上面所列的內容都開足。新課改提出了“綜合課程”,教學中將音樂基礎課程聲樂、音樂欣賞、樂理、視唱練耳、幼兒歌曲表演唱、幼兒歌曲創編等科目根據教學計劃及學生的程度和水平,以某門音樂課程為主線,將其他相關課程內容有選擇的融入進來,進行項目化教學,避免把過多的時間用在技能、技能的訓練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整體素質。
同時,還可以把幼兒園最受歡迎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引入男幼師生的課堂,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音樂教學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體驗奧爾夫教學法的過程中,提高男幼師生自身的節奏、音準、創編等音樂素養。
在教學中應承認男女生的差別。較女幼師生來說,絕大部分男幼師生對電腦運用、軟件操作、課件制作的能力較強,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合理地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用電子鍵盤來指導學生分辨全音、半音;指導學生用打譜軟件記寫幼兒歌曲,引導男幼師生在熟悉打譜軟件的同時,鞏固各種音符的形狀、音值組合、進行聽音訓練,可以極大地提高男幼師生學習的興趣。且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音、畫結合,視聽結合,能幫助男幼師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把握音樂形象,從而提高音樂素養。
從2010年招收男幼師生起,從男幼師生面試、教學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男學生對音樂不夠重視,音樂學習能力差,這與男幼師生生理、心理、個性特點有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分析并承認男幼師生的個性差異,著眼于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目標,以發展性評價,來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尋找不足,肯定自己取得的進步,從而肯定自我,確立自信。
基于男幼師生音樂基礎較差,對音樂學習不夠重視的情況來說,不過多地強調彈、唱技能技巧,根據男幼師生心理、生理差異設置課程,有針對性地選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注意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調動男幼師生學習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男幼師生的音樂素質,是男幼師生音樂教育的目的,也是方向。同時,教學中如能認識到發展性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用辯論、表演、匯報交流、綜合實踐、調查報告等多種評價方式,來學生在體驗發展的過程中培養興趣,提高積極性,將會更有效果地提高男幼師生的音樂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