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奕/常州市第二中學
對于高中英語泛讀的重要性以及培養目標,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試驗)》中,已經有了非常詳細而準確的說明。如何克服泛讀“課時量少,閱讀量大,效果緩慢”等現實問題,實現教學效果的進一步優化,成為需要探究和解決的具體問題。非線性課外泛讀指導策略主要是指:在課外閱讀的背景下,每個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個性化的過程,教師應當通過“內容選擇、閱讀方法、考核方式”等幾個方面,從宏觀角度對學習活動引領,尋求“因人而異,效果疊加”的教學目標。
對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過程,基本上都掌握了自主閱讀的能力,并且已經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學習習慣和方法。從這個角度分析,高中生課外泛讀學習活動的重心應當放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之上,優質的閱讀內容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素材。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對泛讀文章進行的選擇過程,正如同建筑師對于建筑材料的挑選過程,沒有良好的材料作為前提,后續的結果都不會非常理想。
首先,確定剛性閱讀內容。所謂“剛”性閱讀內容內容,也就是指教師經過事先精心挑選,為學生指定的必讀內容。這部分內容具有“同質化”的特點,同一班級的所有學生都必須閱讀這部分相同的內容,在后續的課程中,也將由教師組織統一講解。這部分內容的選擇應當由教師年級組長來統籌規劃,全體教師共同制定詳盡方案,確定每學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課的具體內容。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每次課堂上都接受教師的檢查和監督,對教師的要求作出及時的回應。其次,指導柔性閱讀內容。相對于剛性閱讀內容而言,柔性內容自然更為廣泛而自由。學生在教師的設定的宏觀主題之下,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作品。這種內容的選擇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由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去閱讀相應的內容,讓興趣成為最大的動力,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也許就是最好的泛讀方法。比如,部分學生喜歡“哈利波特”系列主題,有部分學生喜歡“海明威系列”,有的學生喜歡“經典音樂的歌詞”,有的學生喜歡“惠特曼的詩歌”等等。
不論是剛性的要求,還是柔性的興趣,都是學生繼續泛讀的優質載體,需要教師進行精心的篩選和持續細心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泛讀作品的應有價值。
從某種意義上講,高中英語泛讀的核心價值就在于一個“泛”字,與“精讀”的精相對,泛讀強調的是一種“浸入式學習”,追求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舉例而言,對于“語感”的培養就是一種極佳的例證。教師并非要求學生必須對于每一篇文章的“字、詞、章、句”都有“食髓知味”式的深入分析和探究,而是強調一種“調動自身認知情感,伴隨文章的主線,逐步行走下來”的感覺。其本質就是講讀者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表達技巧等技能和素養在不知不覺之中,逐步被泛讀的文章所影響,最后內化為一種自然而然的學習狀態。
既然泛讀追求的是一種狀態和素養,那么閱讀的方式和方法則可以因人而異,各顯其能。教師在指導泛讀的學習活動時,則需要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認知、技巧、情感和審美的等方面的引領和幫助。比如,教師在進行景物描寫主題的泛讀指導時,則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優美詞句,并將之作為寫作時參考借鑒的范例;在進行情感波動描寫主題的泛讀指導時,則可以鼓勵學生發現表達“愛恨情愁”的同義詞、反義詞等都有哪些,然后進行歸類和記錄,以備模仿使用。
至于具體的閱讀時間、閱讀數量、閱讀進度和閱讀內容,則完全交給學生去自主選擇。只要到了規定的時間之內,學生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出自己在柔性閱讀中的收獲,并得到教師的認可就可以。這種柔性閱讀的主旨就是“求其意,而不求其形”在乎形式,只在乎結果。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和學習習慣完成自己的閱讀任務。
課外泛讀與精讀不同,與課內泛讀也不盡相同,其高度的自由性和獨立性,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機智和技巧。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等綜合情況,教師才能夠有的放矢的對學生的泛讀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引領,才能夠發揮泛讀應有的作用。既然教師無法保證對課外泛讀的及時精準掌控,那么教師就需要有一種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判。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和情況,教師則可以為每個學生提出宏觀性的預期目標和學習結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考核,或者課間,或者是微信,或者是競賽活動,或者是單詞數量,或者是經典段落背誦等等。不拘一格,因人而異,持續關注,經??己藨斒怯行У膮⒖荚瓌t。
高中英語的課外泛讀具有其他課程模式所不具備的優點,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拓展學生各方面的認知和體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發揮這種重要作用的關鍵在于教師本身能夠精準的了解每一個學生,并為之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和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