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語言本身就是有聲的。我國古代祖先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創造了文字。所以語言是人類最基礎的技能,聽力在語言應用或者表達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聽力不僅是獲取信息的路徑同時還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基礎,因此,英語的聽力能力與英語的讀、說、寫同等重要。
英語掌握聽力技巧首先應該學習英語的正確讀音,讀音不僅是對某個音節的發音,同時還應該掌握多音節的發音,另外還要了解英國語音和美國語音的區別。很多學生在初學英語時就對英語單詞讀法掌握錯誤,所以在英語聽力實踐過程中就無法準確掌握語音。英語語音知識主要有以下六點:語音不完全發音、句子重音、音的同化和失音、語音連續、以及語調和意群。所以在英語聽力過程中語音知識不扎實在實踐中就無法掌握語句的發音。
英語基礎主要是學生對英語詞匯、語法等內容的根據,英語基礎掌握不扎實,英語聽力能力就不會太高,在日常的聽力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就是掌握的英語詞匯數量較少。但是英語聽力都是由一個個詞匯組成的所以詞匯對于整個語句十分重要,基礎不扎實在聽力時,學生就會一頭霧水,不理解含義。當然英語基礎知識不只是詞匯的掌握,語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句子或者文章都是由詞匯按照語法的正確使用方法排列組成的,如果對語法不掌握就去聽,即使將所有的單詞都聽正確了,語法知識錯誤,對整個句子的理解還是錯誤的。英語講的是語境,對于有些句子里面又不認識的詞匯,但是了解英語語境之后對整個句子的理解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有時候還可以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對一些單詞也會茅塞頓開。
語言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首先應該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由于我國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與英語國家存在差異,有些學生不注重這些差異就會造成錯誤的理解。當前很多學生對英語知識死記硬背卻忽略了國家之間的文化背景差異,所以對于這些相關知識就比較匱乏。
在英語學習中我們習慣將英語翻譯成母語再進一步理解,這種方式對于英語初期作用較大但是出國之后就會發現學習時教師的講課速度較快,完全跟不上節奏,所以其主要原因還是學生無法將漢語知識及時轉化為英語的思維,自然而然就跟不上教師講解速度。
強化英語語音基礎首先要解決學生對語音的識辨,應該做到夯實語音基礎,對于語音不完全發音、句子重音、音的同化和失音、語音連續、以及語調和意群要重點學習,其次加強語音練習,通過長期的練習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在文章中的具體應用,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強化英語詞匯的音辯能力,在學習新的詞匯時要提高語音的準確度,可以反復跟讀將詞匯的形、詞、義都要完全滲透,或者可以通過聽寫將整片錄音都寫下來,聽寫材料要從簡單開始逐漸提升難度,遞進練習可以提高聽力能力。
英語的聽力材料涉及范圍較廣,所以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并且在英語中語法是一個固定的知識點,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對于法進行全面的滲透,相比較英語詞匯則是一個比較費力的工作,英語詞匯的積累需要長時間的書寫,以及大量的閱讀,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長期的記憶,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應該選擇不同類型的材料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
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形成了文化障礙,掌握西方文化是了解英語語言背景的重要工作。可以通過電視、報紙以及網絡等多方面的了解西方文化補充我國留學生缺乏的這些知識點,將學習到的文化背景應用到語言中,在日后的英語聽力中就能夠得心應手。
在日常聽力練習過程中要堅持聽力的練習,并且熟悉英語的語音和語法的應用,聽得時候認真聽,認真才能出效果,英語中可能會出現一個語音應對幾個詞匯,所以要經過上下文的聯系仔細推敲找出與本文相符的詞匯,尤其是在聽一段句子時應該將重點放在整段句子內容的理解上,不是對個別詞匯抓住不放,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以及重點詞上,解析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了解文章的大致含義,當聽力水平提升到一個層次時要培養自己的思維轉換能力,有效的提高聽力的理解效率。
英語的學習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只有長期的積累,不斷的學習才能有效果,但是聽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出國留學人員應該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反復練習,才能將英語應用自如。
[1]李晨.淺談出國留學人員如何提高英語聽力[J].校園英語旬刊,2017(2):12~13.
[2]王怡琪.淺談提高英語聽力的辦法[J].決策探索,2017(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