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交 李雪蓮/.燕山大學文法學院;.燕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近年來,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十分脆弱,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也越發尖銳。眾多環境問題也受到了社會和有關部門的重視,急需有效措施和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完整的環境保護機制,不僅可以實現對京津冀地區環境的有效保護,還可以間接推動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發展。
京津冀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是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水污染問題最嚴重,同時也是水源短缺問題最突出的地區。目前,京津冀地區的環境保護不僅是“四個全面”的重要決策,更是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針。京津冀地區的環境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環境質量,更是對政府公信力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京津冀地區由于地理環境相鄰,在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上也是一體的。因此,要想改善京津冀地區的整體環境,必須對京津冀地區進行整體的治理。對京津冀地區根據主體功能進行劃分,以環境功能為理論基礎分級分層進行治理,構建完善的環境保護機制,引導和推進城市經濟和環境轉型。以自然生態環境發展規律為依據,地區資源環境為調控準則,對地區環境的水、大氣、土地等資源建立保護機制。
京津冀地區的環境保護對全國的環境保護都是具有重要意義和參考價值的。在法律方面,京津冀的環境保護離不開法律作為堅實的后盾,因其地區的特殊性擁有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如:《京津冀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條例》和《京津冀地區國土保護與整治條例》等法律法規。更有針對具體環境問題而制定的條例,如:《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防治辦法》以及《京津冀地區土壤污染防治辦法》。在建立保護機制時,除了要以《環境保護法》規定為基礎外,還要因地制宜,京津冀地區發展一體化,在地區立法環境中加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管理和調控作用。在監督管理方面,要對京津冀地區的差異性和統一性進行合理調控,還需要對三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協調平衡,監管方式應向監管跨區方面轉變。目前在管理方面主要采取臨時組成的協調小組進行管理,這樣的監管方式并不能完全滿足京津冀地區的管理需求,可由國務院專門成立對環境保護的協會。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的發展規劃,成立專有部門是一項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在保護機制方面,要制定統一的環境規劃和整改標準,實施統一的標準和法律法規。在環境法治方面,要對環境治理的信息進行公開,讓環境標準、執法體系等信息公開透明。在制定法規方面要注意幾個方面:第一,環境整改的目標要明確,定位要精準;第二措施要切實有效,還要落實下去;第三是以相關法律法規為執法原則,執法手段要靈活;第四執法要公正嚴明,統一要求,不容許弄虛作假;第五是建立監督體系,公開相關信息。這些措施落實到位,相信在法律法規方面環境保護的機制也可以得到完善。
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問題是全國最嚴重的,PМ2.5年均濃度2013年時已經達到106微克/立方米,超過標準指數的兩倍,甚至是其他七十四個城市的一倍多。在全國中,空氣質量也是倒數的。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對于國家的排放標準沒有落實,污染情況嚴重,污染物排放總量高。因此這三個地區首先要采取措施合理減排。第二,交通運輸體系過于依賴公交車和私家車,大量排放的尾氣也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還有就是汽油的質量不夠高增加了機動車尾氣的排放;第三,經濟發展不均衡,在這三個地區中河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資金投入不夠,難以達到有效治理的力度。據此提出以下措施:除了要對交通運輸體系進行合理規劃、均衡各地經濟發展以外,還制定嚴格的排放標準,減少污染物排放。第一,完善制定排放標準,嚴格規范對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工廠和汽車尾氣的排放。第二,對排放標準進行檢查、監督,確保相關要求的落實;第三,推進技術改革,促進工廠方面的技術轉型。
建立環境保護機制必須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管理平臺。首先,可以借鑒歐盟和美國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經驗,在京津冀地區設立生態環境專門的保護機構,協調管理三地的生態環境。該機構以跨區域執法為基礎對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治理,具有較強的執法能力和管理能力,對京津冀三地進行統一標準、統一措施的管理,如有特殊情況再進行調控。在具體形式上,可以參考一些國外的相關組織。如,美國聯邦政府立法授予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相應的權利,對整個田納西河流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管理和保護,權利較大且具有獨立性。由于京津冀地區的特殊性,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環境狀況不一,建立專有的機構最為恰當。
其次,建立生態環境統一監督的平臺。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由于地理位置的影響,地質、地貌、水源、氣候甚至是土壤是緊密相連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長期以來,京津冀三地雖緊密相連,但是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程度十分不均衡。京津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對于河北地區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過度開發,導致河北地區的生態環境極其脆弱。而河北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犧牲遠不成正比,因此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也難以維持。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京津冀地區必須聯合起來,統一治理,這樣無論是經濟上和生態環境上都能達到最佳效果。目前,京津冀生態環境在監管過程中出現了監管力度不夠、監察不夠落實、標準體系不夠統一的問題。要實現對京津冀地區生態的有效保護,統一協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大氣監測方面,要建立京津冀地區完整的大氣監管網絡,統一對土地污染和水污染進行檢測,完善整個京津冀地區多方面的監管網絡;在監督執法方面,建立起完善公開的執法體系,鼓勵跨區執法、聯合執法等執法制度的創新,加強執法的力度;在應急方面,要對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進行嚴密的觀測,對于可能出現的大規模污染情況進行預防,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應急預案,防止大規模污染導致人民生活受到影響的現象出現。搭建起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重視生態環境的動態信息。
綜上所述,即是對京津冀地區環境保護機制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議。目前,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而這些地區由于其特殊的情況更是很難治理。據此筆者提出了,三點意見,分別是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嚴格的排放標準、建立統一聯合的保護機制平臺。相信這三點措施能對目前京津冀地區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這些嚴重的污染問題,進行有效的緩解。這些問題也提醒著我們,生態環境問題要想真正的解決,將是一個長期性過程,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環境問題只能在一時好轉而不能長遠的解決。京津冀地區只有建立起有效統一的保護機制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