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軍 高蓉蓉/.濟南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濟南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
習近平青年思想的生成邏輯中始終圍繞著 “培養什么樣的青年、如何教育和培養青年、如何做好青年工作等三個方面進行,這三方面相互聯系,緊密銜接,構成了習近平青年思想的核心內容。
對培養什么樣的青年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們黨和政府進行了長期的理論和實踐探究,給予了高度關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用“五個一定要”系統總結了新時代青年人應該具備的素養和能力,充分闡述了習近平對培養什么樣青年的思想邏輯。具體來講,第一,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青年人能夠揚帆遠航的風向標,更是取得事業成功的保證。習近平曾用“缺鈣論”來比喻青年人如果理想信念缺失,事業就不會取得成功”。[1]第二,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青年是人生中最好的時光,有朝氣,有夢想,敢拼敢做,一定要多學習,在學習中升華思想,啟迪心靈。第三,一定要敢于創新創造。創新創造能力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它可以幫助一個人理性、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第四,一定要學會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我們黨和國家在今天能夠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所在,也是青年人立足崗位職責,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第五,一定要錘煉自身高尚品格。高尚的品格是新時代賦予新青年的內在要求,而青年身上能否展現出高尚的品格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一個社會的精神面貌與文明程度。
青年工作的有效開展與黨委和政府的思想引領、共青團的指導、教師的參與、模范榜樣作用的發揮密切相關,其中,多元主體之間能否有效銜接,形成合力,對青年工作的穩步推進起著關鍵性作用。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和關注青年的利益訴求,要充分信任青年,積極創造機會,搭建發展平臺,為青年創造出彩的機會和舞臺。關于共青團,習近平要求共青團組織結要發揮組織引導作用,同時還要求根據青年工作實際有針對性開展工作。關于教師,教師既承擔著傳道受業解惑的任務,更是全員育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談到青年模范的作用時,習近平說:“青年模范人物是廣大青少年學習的榜樣……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會都有著很強的示范帶動作用。”[2]
作為高校輔導員,需要在習近平青年思想的指導下,立足青年學生工作本身,扎實開展、穩步推進各項學生管理工作。具體來說,一是要相信青年學生。從高校學生實際工作角度來說,要在充分了解青年大學生思想、年齡、生活習慣等特點的基礎上,為其發展提供機會和平臺。二是要關心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時刻為學生著想是做好一名高校輔導員的根本要求。對高校輔導員來說,要堅持點線面相結合,不僅僅要關注學生整體的安全穩定,還要重點關注特殊群體的健康發展。三是要引導青年學生。青年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塑造的關鍵節點,作為高校輔導員要找準定位,發揮好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的作用。要引導學生練就過硬的本領,修煉好內功,為就業和創造打下堅實基礎,還要引導學生勇于創新創造,要學會理論結合實際,從書本和實踐中去發現、去探索。
一是發揮黨委和政府的主導作用。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要求黨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為青年提供發展平臺,為青年人出彩創造機會。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堅持黨性原則,提高思想和政治站位,穩定有效推進大學生教育、管理與服務工作。二是要利用好、發揮好、宣傳好群團組織。共青團組織、團干部要發揮好組織者的作用,明確共青團作為中國共產黨樞紐和橋梁作用的定位,在對大學生進行日常管理過程中,立足具有重要教育意義的主題活動,搭建起個人夢與中國夢相聯通的平臺。三是要發揮模范、榜樣的帶頭作用。模范、榜樣是時代進步的方向標,他們身上展現出的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優良的品格對青年學生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如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教育宣傳活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四是教師要發揮好示范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示范”,這是時代賦予教師這一高尚職業的內在要求。作為高校輔導員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四有”好老師的標準,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最大程度地幫扶。
總之,習近平青年思想內涵豐富,探究新時代條件下習近平青年思想,對拓寬青年工作領域的研究視角,豐富青年及青年工作研究內容,幫助高校輔導員做好青年大學生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提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