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芳 陳國鋒/.九江學院會計學院;.九江學院土建學院
(1)地方高校。指的是隸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地方行政部門劃撥經費的普通高等學校。這類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主體部分,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著力為地方培養高素質人才。(2)學業不良學生。主要是指那些身心健康、智力正常,但在學業中存在嚴重困難或學習屢遭失敗,學習成績低于教學大綱最低標準者,只要具備一定條件,其學業不良是可以逆轉的。
在國內,對學業不良的研究開始于上世紀50年代,已經歷了現象觀察階段、經驗總結—理論初探階段和進一步的理論和實踐階段,提出了研究這一問題的基本理論框架,包括概念的界定、特征類型、成因和轉化等。最近幾年,國內學者研究的重點主要表現在如何通過干預改善學業不良學生落后的學習狀況。
綜觀國內對學業不良問題的研究歷程,在取得豐富研究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理論和實踐仍有較大的脫節,研究的側重點主要集中在中小學階段的課程學習較差的學生,對高等教育階段存在的學業不良問題研究很少,且研究框架甚不完善。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和大眾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師資水平不高、生源質量較差、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大、90后大學生具有很多新特性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學業不良學生問題也就顯得普遍和突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校的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甚至影響的學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
做好學業不良大學生的轉化工作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也充分展現了“以學生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而做好這項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學業不良學生的認定。作者以地方高校九江學院的一個二級學院—會計學院為平臺在教務科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開展這項工作。我們針對本科學生不分年級、不分專業根據其考試補考、考試違紀、缺勤、紀律處分、計算機及英語等級考試等學業表現從輕到重分別按黃色警示、橙色警示和紅色警示三個等級進行認定,以便采取不同的轉化策略。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院構建了由管理干部、任課教師、學生家長、班主任、學業良好學生等協同參與的地方高校學業不良學生立體化轉化教育體系。
(1)每學期初補考工作結束后,二級學院教學管理科及時對所有學生自入學以來的課程考核結果進行梳理,對達到相應學業警示級別的學生進行集中警示,對于出現曠課、紀律處分、考試舞弊等情況的學生,學院隨時進行警示。(2)在學院黨委指導下,學生管理科居中協調,分不同警示級別和內容對學生進行轉化教育。集中警示由教學管理科向學生本人下達并同時向其家長寄送《學業警示通知書》,督促家長配合該生的轉化教育工作。對于達到橙色和紅色警示級別的學生,由班主任通知學生家長來校和學院一同協商制定該生后續的轉化教育方案,學院與家長共同努力做好對該生的幫扶工作,使其能夠順利完成學業。(3)區分警示等級和警示內容采取不同的轉化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力求取得好的效果。對被黃色警示的學生,學生科會同教學管理科第一時間向班主任通報,由班主任組織開展對相關學生的轉化教育,目標是不再出現新的掛科或曠課現象,受到警告處分的學生通過幫扶取消處分。對被橙色警示的學生,學生科會同教學管理科第一時間向班主任和班級輔導員通報,由班主任和班級輔導員組織開展對相關學生的轉化教育,并要求家長參與。目標是不再出現新的掛科、曠課、考試違紀現象,受到嚴重警告處分的學生通過幫扶取消處分。對被紅色警示的學生,學生科會同教學管理科第一時間向學生科長、班主任和班級輔導員通報,由學生科長牽頭,班主任、班級輔導員、家長及相關優秀學生參與,開展對相關學生的轉化教育。目標是不再出現新的掛科、曠課、考試舞弊、留級現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學生通過幫扶取消處分。對有可能拿不到學位的學生積極幫扶和指導,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以確保其順利畢業,拿到學位。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呈現出學業不良學生人數多、比例高、成因復雜等鮮明的時代特點,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準確把握這些特點,主動作為,把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融入到學業不良學生的轉化教育工作中,力爭更大程度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