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社會觀念和思想價值觀也逐漸趨于多元化,給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觀念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時刻注意準確把握當今大學生的思想發展動態,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使其成為符合社會主義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大數據技術是指以信息資產為基礎,通過相關性模式分析對所獲得數據進行處理,從而使最終得出的結果更加具有決策力和說服力。與抽樣調查法采用的隨機分析方式不同,大數據技術技術是對所有的數據都進行分析處理,以挖掘出這些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從而進一步探究事物內部是否存在一致性等特征,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快速敏銳的“洞察力”作出科學正確的“預測”信息。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收集學生的政治面貌、家庭情況、各科成績、出勤記錄、校內外活動情況以及對將來職業生涯的個人規劃等相關信息,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數據資源庫,以便為學校和教師制定更為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計劃提供重要的依據,不僅能夠明顯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還能有效減輕思政課教師日常的教學管理壓力。此外,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傳感器等網絡工具或電子設備快速、準確地記錄下每個學生的學習行為,將數據的分析、處理、跟蹤等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全過程,從而使其對所學知識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全面促進其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
在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大多是按照因果邏輯關系來推進教學課程的發展,將課堂教學內容以一種單向性的、封閉性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整體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也帶來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在開放性的網絡信息環境下,大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也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充分貼合他們的實際需求,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思政課教師可以利用大學生常用的一些社交軟件,如微博、QQ、微信等,收集一些與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特點相關的信息,建立起相應的教學信息數據庫,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開展提供充足的依據。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對當前的監督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基于傳統的工作考察制度,利用大數據技術,高校可以建立一個多層次的網格交互式的思政教育工作監督模式,以充分保障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來說,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監督體系中,學生個人為基本單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收集他們的一些動態信息,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處理分析,總結得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反常行為或思想動態,從而及時地采取相應的疏導和解決措施,規范他們的日常行為并引導其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學習觀和生活觀。同時,高校還應通過這種多層網格的監督管理模式提高思政課教育有效資源的配置,增大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財力、物力和人員投入力度,引入先進的網絡技術平臺和各種軟硬件設施,確保學校各層次之間的信息快速、高效地流通,實現橫向和縱向上的資源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地發揮學校各部門間的協作能力。
除了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工作監督模式以下,高校還應從教學內容角度來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思政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主動運用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既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的課堂學習環境,也有利于拓寬大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空間,通過一個個時事熱點和生動形象的講解內容加深大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印象,并有效增強他們的時代感和責任感,自覺肩負起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的重要使命,通過思政課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學會正確辨別和抵御網絡上的一些不良誘導信息,充分彰顯出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應有的風彩。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師應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借助于網絡平臺收集大量與學生個人信息和行為特征相關的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處理分析,總結得出一般性的經驗規律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工作當中,從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領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和個人信仰,為其將來的成長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