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苗/天津市西青區水利物資管理站
1、保障抗洪救災的勝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現防線搶險工作的勝利,就需要強化防汛物資管理,確保防汛物資儲備安全,更是要實現防汛物資搶險的及時供應,確保能夠將物資輸送到每一個需求的人手中,保障防汛搶險物質需求。防汛物資是洪水發生時專用物資,沒有專用物資作為保障,就難以確保抗洪救災工作的順利展開,因此防汛物質管理工作是抗洪搶險的勝利首要條件。
2、強化物資利用效果
做好防汛物資管理工作,才能夠在有用物資通過各級部門逐一傳達到指定地點,確保抗洪救災工作的順利,實現物資的合理儲備、高效調用是物資管理工作的基礎。防汛搶險工作一旦展開,物資輸送就不能停,故而物資利用效果以及儲備質量,是確保搶險救災的第一生命線,物資管理工作要實現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回報。
3、減少國有資產流失
防汛搶險物資是我國國有資產,保護國有資產是所有部門以及基層的義務及責任。防汛搶險物資管理工作是要將國家專項資金購入的資產進行優化管理,確保發生洪災時物資能夠在第一時間輸送到位。所以防汛搶險物資不能擅用,只有發生重大險情的時候,才能夠調動,平時主要是養護物資,確保物資的儲備以及安全。
一儲備機制不完善,我國防汛物資儲量不足,發生洪水災害的時候經常要調用其他地區的物資。一方面是我國儲備數量不足,缺少相應的儲備金額,導致抗洪救災物資品種不齊全,多數省市的抗洪搶險物資都存在儲數不足,品種不全等現象。另一方面我國物資布局欠缺,沒有針對我國洪澇災害地區的情況進行統一、科學的規劃,天津市以及黃河地區作為常發災害的地區,不僅物資儲備設施不足,物資保障以及管理技術更是落后,難以滿足高效調動、快速調運的要求;二資金保障不足,雖然很多地區都有設立相應的物資管理中心,但是各項工作的管理條例卻十分落后,很多資金額度以及物資儲備專項資金撥款的流程等等,都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化發展下抗汛搶險工作的需求。更有些地區沒有設立防汛物資儲備、物資管理以及儲備庫建設等等為專項資金,沒有將抗險救災物資管理等工作納入到編制體系中,不僅沒有正常的財政預算,物資養護以及更新等等也難以保障,只有在汛情來臨后才會征集物資,并沒有完善的物資管理工作體系,導致很多物資代儲企業蒙受經濟損失,物資管理工作積極性受損。
物資儲備機制以及更新管理機制的完善,儲備機制要從物資倉儲基本設施設備建設入手,規劃物資儲備的各項設備要求,從物資管理到物資質量的保障進行明文規定,直轄市設立專項資金以及規劃專用地,進行防汛物資倉儲的構建,并且定期進行管理與檢查,維護物資儲備的安全性以及質量;最后,利用信息化技術,使用計算機以及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物資信息以及監控管理,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強化防汛物資管理工作水平,通過將倉庫儲存的防汛物資輸入到計算機中,實現物資信息共享以及聯機管理,通過物資管理系統的更新提醒,及時處理報廢物資、更新、調入、調出以及返還等等,降低管理工作的繁瑣程度以及提高倉儲物資的動態監控,并且通過現代化防火防盜監控系統的建立,提高物資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以及規范化,此外,將防汛物資管理提高到戰備物資管理的高度,規范化以及正規化物資入庫,確保所有物資都是通過嚴格審批手續,減少不良物資的出現。
落實管理職責,是將防汛物資管理工作納入到政府工作體系中,通過責任到人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心以及責任意識,確保各省級防汛物資儲備點人員能夠認真維護、監控物資。管理人員通過對市防辦的直接對接,定期進行物資管理信息更新以及落實物資調度命令,確保能后按照品種以及儲數要求,實現倉庫物資儲備的品種齊全以及儲數充足。根據管理人員的物資管理工作的綜合考評,確定管理人員的工作績效以及調動,確保管理人員兢兢業業完成各項物資管理工作。再者省級防汛物資中心要強化對儲備物資的檢查,根據看抗洪搶險的物資要求,實現物資的種類以及數量的全年,實現物資分類管理以及保障制度健全,通過專項物資提供渠道以及物資管理系統,實現物資管理的科技化以及信息化,增強新型搶險材料的儲備以及管理,實現器材的配套完善以及統一管理。
綜上所述實現防汛物資管理制度強化,針對現階段我國各省市物資管理機制存在欠缺以及不足,完善資金制度保障以及物資管理體系,將物資管理體系納入財政編制中,受到財政預算的保護以及保障,才能夠確保各地區的抗洪搶險物資能夠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