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婷婷/合肥市職業技術培訓指導中心
針對學生創建的相關服務體系,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支持當前學生的創業,以為學生的創業提供各種便捷的渠道和有利的幫助。這屬于一種穩定且還在不斷發展壯大的機制,它可以培養學生對創業的熱情,在當前已經逐步形成的市場經濟格局影響下,學生對其的一些價值觀和想法已經有了明確的意識,而學生走出校園時,通過教育對體系的完善,讓學生能夠對創業的內容有一定的基本了解,雖然學生的思想還不夠完全,經驗也不夠豐富,但在政府的幫助下,讓技工學校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課程培訓,將傳統教學與商業相融合,讓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前掌握創業的重點,將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同時也讓技工學校為國家培養高創造力的創業人才做出貢獻。
若想將自主創業社會服務體系支撐起來,就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再結合實踐進行創新。在對其進行建設時,要注意體系與創業服務特色相結合,才能突出創業社會服務體系的整體性。讓學生通過創新的理念,讓創業從真正意義上發揮其價值。在開展自主創業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時,可以邀請一些有相關創業經驗的前輩來給學生做一些講解,讓教學的模式揮發其有效性,讓學生從心理上與這些企業家產生思想共鳴。而且,在進行創業講學之前,學生在校園里就應該接受創業思想的熏陶,學校應該多帶學生去參觀關于自身學習的技能可以運用到哪個行業的相關實例。加強技工學校與政府與企業之間相互的聯系,讓三者進行合作融合,將創業服務體系變成一個生態圈,讓學生在創業時能感覺到這是切實可行的,并加深自己的理念,在創新道路上一直前行。
創業并不是每一個技工學校學生心理的想法,但對于勇于創新的學生來說,這是改變自身現狀改變未來的一種有效可行方式。國家政府為了鼓勵創業的學生,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讓有創業意愿的相關大學生,可以保留學籍2年,并可以免費參與相關的培訓。
對于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擔保中心可以為其提供相應的小額貸款擔保,并通過對創業計劃書的審核,確保其的可行性,可以給學生提供5萬元的費用作為創業資金,并享受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在滿2年之后,在公司發展狀況良好的情況下,經過審核可以繼續扶持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如果是組隊過來共同創業的,那貸款的額度將會更高。
政府為有自主創業意愿的學生提供了創業稅收減免政策,對學生自主創辦的公司,實行降低企業所得稅等稅收政策,對于月銷售低于2萬元的可以暫免增值稅和營業稅。對于從事個體經營的畢業生,按照國家規定可享受相應的稅減政策,而個別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學生,減免的稅務相對更多一些,政策也更加優惠。
針對畢業五年以內,并自主創業且可以穩定經營長達三個月以上的單位,政府每年都會經過篩選,選出一批優秀的創業公司,給與一定的一次性獎勵作為創業者的創業開店補貼,被選上優秀項目的相關單位,政府還會從扶持資金中抽取2-15萬不等的金額對該公司進行資助,鼓勵創業學生不斷的創新超越自我,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在學生創業期間,國家給與50%的相關費用減免優惠,像是房租,水電,物業費等,年補貼上限為1萬元,最長期限可達3年。并且在學生離校之前受到國家助學貸款的部分學生,向學校申請求職補貼可申請1000元(一次性)。且相關離校學生未實現靈活就業的,將會給與相應的社會保險補貼,年限為2年。部分學生經高校畢業后在相關見習基地見習的人員,可以根據單位的規定申請相關的見習補貼。
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以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同時政府也應該對于這些敢于自主創業追求夢想的大學生一定的鼓勵和經濟扶持。在國家強有力的扶持下,便會有更多的大學生自主的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來,并且擴大中國人員的就業上崗機會,甚至提高國家GDP水平。政府給與創業的學生一定的補貼,是為了讓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堅持下去,創業是一個需要很大勇氣的決定,且在行走的路途上,困難重重,稍有不注意就會從這支隊伍中掉出來。國家給與年輕人一定的基礎扶持,讓學生在創業的路途上能夠披荊斬棘,從而實現學生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