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竣/長沙學院
每年都有大批的畢業生面臨著失業的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也一直以來都是政府擺在首位的民生問題。大學生有文化、有素質、有技術,祖國的未來都要靠大學生去建造,大學生是今后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對于推動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把大學生放在適合的崗位也是政府的巨大責任。
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規劃的制定與實施,一定要為高校招生提供科學依據,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準確的信息。使得各種不同類型的畢業生通過科學的依據、規劃和引導就業流向。規劃的制定一定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首先要特別清楚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有層次性的做出科學規劃,而且對一些就業率、失業率、高校畢業生在新增崗位中的比例進行科學判斷。在大學生就業方面,政府的職能很關鍵,政府有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大學生就業方面就是衡量他們工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上級政府一定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增長和規劃控制目標的實現情況作為各級政府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完成情況的重要內容進行考察,在某種程度上逼迫政府對解決大學生就業采取一定的措施。
大學生才剛剛邁出校門,他們對社會的形勢看的還不是很充分。所以新聞媒體和其他渠道的宣傳就顯得極為重要。各大媒體和其他渠道應該積極宣傳黨和國家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方針對策。總結宣傳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成功經驗,在校園、社會上大力弘揚到基農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典型。在社會上形成有利于畢業生充分就業的輿論導向和氛圍。引導廣大的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擇業觀,在大學生中倡導將自己的偉大理想抱負與實現中國夢緊密結合,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我的理想價值。
高校畢業生就業是一項涉及很多方面的復雜且系統的工程,我們的政府一定要起領導帶頭作用,在全程進行指導和協調。其次就是我們的高校也應該成立高校畢業生就業領導小組,定期地組織開會,在一起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于畢業生就業出現的新問題一定要立馬組織小組進行討論解決。而且對于政府各部門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職責任務、界定權限分工、細化工作任務。定期對各級政府解決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工作進行考核。
健全完善運行與保障機制。是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基礎。一是應該建立多元投入機制,每年都預留一部分的錢用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且每年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調整。而且多方面的向社會籌集資金,建立以政府財政、失業基金中的再就業經費、社會籌集經費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基金。其次還應該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機制,應該確保使用人單位真正成為適應市場的法定實體和競爭主體。使得崗位被真正合適的人占有。
基層更為需要我們的大學生,基層也是一個國家的關鍵部位。我們的國家要多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我們的高校畢業生到鄉鎮和基層去工作。對于到基層去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些傾斜政策,多給一些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并適當給予一些補貼。而且對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畢業生,在國家及各級統一組織的考錄活動中,實行優先錄用,加分照顧或定向招錄等優惠政策。
非公有制企業對于吸納畢業生有獨到的作用。但現在的很多畢業生都傾向于去公立的企業和機關。這就導致非公有制企業很難吸收到高校畢業生,而在某種程度上,高校畢業生又找不到工作。所以要鼓勵我們的高校畢業生到非公有制企業去工作。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先清理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制度障礙和限制,順暢高校畢業生到非公有制企業工作的渠道。這就要落實好社會保險、戶籍管理、權益保障、人事代理等方面的相關優惠政策。
大學生就業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非常棘手,但是又不能不解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那么我們的政府首先就要有所作為,要起到領導作用,要對大學生就業這個項目進行科學地規劃,其次還要注重教育和宣傳。與此同時,理順管理機制和完善就業機制也相當重要。還應該在社會上大力弘揚正確的擇業觀,引導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到基層、非公有制企業去工作,這些地方同樣也可以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相信如果大家協起手來,就一定可以解決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