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虹/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
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難以順應時代的發展,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于落后,難以順應時代的發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全面改革教育方式,并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使其提升內心思想,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本文首先描述馬克思主義理論道德觀的價值,其次說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馬克思主義融入的重要性,最終提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向。以此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道德起源的問題在各個時代中,思想學家都不斷進行研究討論。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社會道德的起源主要是通過人們社會勞動實踐形成的,在發展中逐漸與經濟關系產生聯系,并對經濟活動產生決定性的作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主要是強調,經濟發展與社會道德之間存在一定聯系,并能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但加快發展。因此,導致社會道德意識快速在社會發展中形成,并經過時代發展逐漸變得更加穩定。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能夠對人們的道德本質進行詳細評價,并對人們形成社會道德意識形成進行系統定義。因此,能夠形成道德觀念評價標準。以此能夠使社會道德產生正確的評價過程,還能夠為每一個人形成的社會道德進行積極評價。并為社會發展意識形態形成正確評價系統,并對其發展提供保障以及評價作用。以上觀點闡述出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在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價值,并認證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為社會協調發展根本要素。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從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內在本質出發,能夠使大學生對自身發展與社會環境之間聯系進行正確認識,并可以以自身發展為根本角度,推動社會健康發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應在教育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合,并從社會道德發展角度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能夠產生一定社會責任意識,促進社會發展。同時,還能夠使大學生提供挖掘社會價值動力。
從社會道德角度出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馬克思理論,能夠使大學生形成基本道德意識,從而可以凈化大學生心靈,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道德意識。從而使大學生不斷增加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為社會未來發展貢獻力量。并且,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夠使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提升其教育功能。并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有效開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主要是將時代發展理論向大學生進行傳授。但此種教育內容難以激發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嚴重影響大學生未來社會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以此帶動大學生快速形成基本道德觀念。體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會意義。在教育中,首先應對大學生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其次將其在課堂中逐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優良社會道德人才。
高校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將馬克思注意理論融入,并在融入過程中體現社會道德重要性。首先,教師應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內在價值中入手,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合,能夠體現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對人與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行科學講述,以此提升大學生對社會認知,產生社會責任感。通過體現社會道德的重要性,還可以提升大學生個人修養,使其未來參與工作時,更加優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從人與社會內在聯系出發,以此提升大學生對社會道德本質認知。并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將此作為主要教育目標。在教育過程中,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與社會之間聯系是道德根本條件。因此,將此種觀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對大學生進行更加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可以體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階段難以與時俱進,并難以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融入。指導大學生清楚認知人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順應時代發展。以此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并可以使大學生形成社會責任意識,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