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玉 祝郁欣/.四川財經職業學院;.成都大學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
門同學,男,20歲,財務管理專業大二學生,獨生子女,性格獨來獨往,愛好街舞;對本專業學習興趣淡薄,學習吃力;自認為記憶力差,頭腦很笨;數學基礎較差;電腦上的財務軟件和辦公軟件操作比較吃力;有睡懶覺的壞習慣;上專業課出勤率較低且經常睡覺,本學期曠課達25次之多;大二下期掛科太多,收到教務處學業預警通知;對于輔導員告知家長其在校表現一事,表現出憤怒情緒,通過QQ向輔導員說出一些過激言語,明確表示不懼怕學校任何處分;輔導員深入寢室時,他表現出冷漠態度;輔導員通過與他母親交流,母親表示她自身從事會計工作,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決定幫他填報財務管理專業,便于今后就業。表示他一直存在睡懶覺的壞習慣。對父母的關心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母親表示他心智不夠成熟,遇到困難缺乏解決問題的自信,情緒管理能力較差。
(1)門同學高中為理科,由于母親所迫,大學報考財務管理專業;(2)自身對專業不感興趣,上專業課時經常睡覺;(3)曠課次數已超過《學生手冊》上相關規定,在輔導員溫馨提示后,他表示不懼怕學校任何處分;(4)專業課程需要記憶內容較多,如《會計基礎》、《財經法規》等,自認為文字記憶能力較差,學習感到非常吃力;(5)明確表示數學基礎一直較差,而專業學習中涉及的《經濟法》、《成本核算》等課程與數學有一定相關性;(6)專業學習中涉及財務軟件學習,如金蝶、用友;涉及電腦辦公軟件操作,比如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而自身對電腦操作不夠靈活;(7)期末掛科較多,已收到學業預警通知,如不及時補上相關課程學分,將面臨強制留級。專業課程學習上伴有一定的焦慮情緒、習得性無助感,甚至對學習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
1、主觀原因
(1)對專業學習不感興趣。經過一年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始終對專業學習未能培養出興趣,并且在不斷掛科中,強烈感受到學習上的挫敗感。(2)專業學習存在薄弱環節。自身文字記憶能力差,數學基礎較差,不擅長電腦操作。(3)學習上存在自我認知偏差。自認為學習能力較差,甚至將學習不好歸因為自己太笨。并認為同學們不喜歡和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交往,因此產生更加自卑的心理,平時獨來獨往。(4)存在不良學習習慣。上課期間,出勤方面未能做到嚴以律己,習慣性遲到、早退、曠課,甚至上課睡覺情況。(5)情緒管理能力較差。輔導員與門同學聊到他最近學習表現時,他情緒非常激動,但并未對自身問題進行反思;對于收到學業預警通知,表現出沮喪的心情,但自身并未積極向他人尋求幫助;對于父母的關心,流露出不耐煩的態度。
2、客觀原因
(1)專業課程特點和難度。財務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財務管理基本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財務軟件操作的專門人才。課程內容范圍廣且難度較大、記憶知識點較多、電腦操作要求較高。(2)家庭教育誤區:替學生做決定和縱容學生。母親幫助門同學決定高考志愿,導致該生大學期間出現學業困難;家長過分溺愛學生,未督促他改變不良學習習慣。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念。輔導員利用主題班會,或者通過線上線下分享正確和高效的學習方法、記憶方法,鼓勵該生只要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并付出努力,學習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引導學生正確歸因學業困難原因。引導他傾向于歸因為外因、可控維度,來保護他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3)指導學生先設立學習短期目標,再循序漸進提高目標難度,讓他及時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身的價值;(4)鼓勵他積極參加校內的中期實訓、多專業綜合實訓,并利用寒暑假到會計和財務崗位上實習來培養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真實感受學習專業知識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1)嚴肅考勤,創建優良班風、學風,營造“一個都不能掉隊”的班級氛圍;(2)鼓勵寢室營造良好的作息習慣,共同學習與考證的學習風氣,并關照男生班長(即室長)多關心、幫助門同學;(3)組織成績優異、性格開朗的班委骨干,通過線上線下幫助該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加強薄弱知識點的掌握,特別是財務軟件的實際應用;(4)組建“黨員一幫一”幫扶小組,兩人結成學習伙伴,共同制定學習計劃并對涉及數學方面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輔導;(5)組織班級心理委員積極與該同學溝通,實現“助人自助”。引導他理性正視問題,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分享調整情緒的有效方法,學會換位思考并感恩父母的關心。
(1)中層領導聯系班級時結合“學習、思想”主題,定期舉行大討論與活動,主動關心該同學的學習與思想問題;(2)班級導師定期到班了解大家的學習情況,學習委員及時將該同學學業困難情況向導師匯報,導師與該生共同商討學習計劃并追蹤指導,并完成《學困生幫扶記錄表》;(3)任課老師主動關心學習吃力的門同學,主動給予該生更多關注、鼓勵與幫助。
(1)借助載體,建立家校通平臺并定期進行溝通。通過家校信息互動,及時將該生的在校綜合表現反饋給家長;(2)通過與家長溝通,共同討論該生出現學業困難的主、客觀原因和解決方法;(3)指明家長在子女教育成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引導家長采用科學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做決定,而不是替學生做決定;(4)與家長協作,共同督促該生改正不良的習慣;(5)共同跟進該生學習進度,并及時給予積極肯定。
(1)構建輔導員、教師、家長聯合體 系(Counsellor unite Professors&Parents),即“CUP”體系,發揮聯動效應。輔導員積極開展學業學情調查,早發現早幫扶,加強班風和學風建設;充分發揮任課教師、班級導師、聯系班級的中層領導作用,實現專業上和思想上的引領作用;通過平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指導家長掌握科學育人方法配合學校教育;(2)倡導朋輩(Peers)幫扶,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發揮班導生、學習榜樣、班委骨干、黨員同學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立班級幫扶小組,鼓勵“先進帶動后進”,實現“學友相攜、共同進步”;(3)鼓勵學生利用多媒體平臺的豐富學習資源,如網絡慕課,培養并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1)創新開展各級各類心理活動,如分享心理學相關書籍,舉行加強人際交往、增強自信的心理團輔和講座等;(2)加強班級心理委員工作能力培訓,提高心理委員開展工作的綜合能力;(3)利用“互聯網+”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產品,開展線上線下交流,如通過官方微信定時推送心理健康小知識等;(4)開展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理性地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樹立自信并積極迎接挑戰;(5)輔導員應努力提升心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如學習歸因理論、期望效應和強化等心理學知識,學習如何做好學困生的心理咨詢工作。
(1)引導學生加強思想政治內容學習。端正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正確認識自我并嚴以律己;(2)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分享勵志榜樣人物事跡,強化榜樣效應;(3)結合新媒體,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利用微課堂、主題班會、實踐活動等創新學習方式;(4)輔導員自身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工作中不斷加強自我反思。
輔導員應努力踐行“有教無類”教育理念,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創新工作載體,整合全方位資源,深入挖掘學業困難幫扶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