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實踐檢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符合我國國情,可推動我國經濟、教育、軍事、政治良性發展,使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過程中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然而,伴隨改革開放政策穩步推行,不同國家建設理念涌入國門,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影響,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理念已經在學生群體中發生動搖。基于此,作為國家發展與社會建設的接班人,高職學生具有過硬專業技能,可為國家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其發展理念應始終與國家建設總體方向保持一致,使高職學生專業技能得以落到實處,振興中華事業后繼有人。
第一,是培養國家建設事業接班人的前提。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重要教育教育場所,其教育成效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高職院校期許通過教育創新,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使其符合一名優秀國家建設事業接班人的標準,其中堅定信息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貢獻的思想素養,使引導學生有效展開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為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引導學生樹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發展自信心,使學生得以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行業中,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是提升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伴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社會衡量人才的指標正在悄然發生轉變,除要求學生掌握新進科學文化知識外,還需學生擁有極強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凸顯當今教育事業發展成就。其中,愛國作為核心素養重要內容,通過學生對國家建設發展之路的認可程度顯現出來,只有學生堅定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才能保障其擁有正確價值觀念,可在今后的學習與社會實踐生涯中,堅定不移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使高職學生核心素養得以有效提升。
第三,具有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注入新鮮血液的必要性。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在先輩不斷實踐與奉獻過程中開辟出來,且極其符合我國發展實況的國家建設之路,處于國家建設發展新時期的高職學生,雖不用做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建設之路的拓荒人,但卻是使該道路越發寬廣與平坦的踐行者,作為擁有過硬專業素養的高職學生,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鮮活血液,為此高職院校需注重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堅定不移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之路[1]。
通過對堅定高職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必要性進行分析可知,高職學生堅定不移走該道路是學生自我成長及國家建設發展切實需求,為此高職教師需不斷優化自身教育理念,善用教育方略,站在國家建設及社會發展高度,引導高職學生堅定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信心,提升高職教育質量。
第一,高職教師需提高自身修養。高職教師作為向學生宣講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之路正確性的核心人物,需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保障自身教育理念與國家發展高度保持一致,而后提升自身教育實力,摒棄以往口傳心授教育方法,從高職學生學習需求及學習心理著手,善用創新型教學方略,使學生得以明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科學性及踐行價值,將該道路與學生思想交織在一起,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例如,高職教師可在教師先進技術理論知識同時,借助信息化教學模式,向學生播放時下熱映《厲害了,我的國》記錄片,讓學生看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上的成就,使其得以樹立堅定不移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心。
第二,引導高職學生展開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之路也是在實踐過程中反復印證的真理,為此高職教師為使學生得以堅定走該道路的信心,需引導高職學生展開科學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在高職院校在組織學生進行軍訓時,可與地方軍隊合作,讓學生融入軍旅生活中,體悟國家的強大。再如,在保障學生人身安全基礎上,教師可組織學生與社會團體一起進行公益服務活動,讓學生看到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繁榮昌盛的實況,使其在實踐中得以明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踐行價值[2]。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發展需要高職學生,高職教師需在明晰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自信必要性基礎上,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創變教育方略,引導高職學生展開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心,達到推動國家教育良性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