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煊/東北工程技術學校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傳統的職業中專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鍛煉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培養時代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就必須始終以新課改為導向,為素質教育為核心,將體育教學在促進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有效的發揮出來。
在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的開展,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教育,促進學生在思想品德素質、創新能力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與心理健康素質和審美健康素質全面提升的過程。因為素質品質形成將對學生的一生帶來影響。所以在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體育素養、科學素養的養成,最終為社會培育更多適應時代發展所需的人才。
上述我們對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內涵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為了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高效實施,就必須切實意識到其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在素質教育中切實注意這些作用的發揮,才能更好地踐行新課改的理念,促進素質教育高效的實施。
體育這門學科是以科學為指導、以運動鍛煉為根本的重要學科,主要是采取理論+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開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的培養,提高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積極性,通過體育運動項目促進學生耐力的鍛煉,提升學生堅毅而又耐勞的精神,促進學生之間養成團結友愛和互幫互助的精神,這樣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鍛煉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成長,尤其是能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升,有效的發揮體育教學的思政教育作用。
因為在整個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的開展,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推動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之中,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養成,推動學生個性化的認知和發展。因為職業中專的學生以后在社會中的成長必須建立在良好的社交能力智商,只有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而體育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較為能力促進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在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育項目的開展,不僅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而且很多體育項目可以采取競賽的方式來實現,進而更好地在體育運動中促進學生進取精神的養成,很多競賽中的體育項目大都能激發學生求勝心理,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促進學生自身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在職業中專學生中,為了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還要切實注重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才能更好地在外形和心理中將其體現出來,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養成良好的審美觀念。這就需要教師在體育項目教學中切實注重對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常見的體操和武術等表演類的體育項目,均能采取針對性的方式,展示出優美的動作和隊形排列,從而在審美活動中引導學生從內心上加強對這些動作的鑒賞,促進學生審美素質培養內涵的豐富,從形體美的同時升華到心靈美。與此同時,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教師需要在體育教學中緊密結合學生的各項日常生活,使其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健強體魄,才能更好地在未來的社會和職場中克服困難,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強化學生體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成效的同時提高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適應力,提高學生在就業中的競爭力,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從而滿足新課改下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的需要。
綜上所述,在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切實發揮體育這門學科的優勢,并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未來就業的需要,在教學中采取寓教于樂和便于學生認知的模式,促進學生良好學習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