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冀中職業學院
學習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指由具有共同的學習理想、目標、信念的師生所共同組成的學習團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教學引導下與教師一同完成教學任務,并做到學習問題的及時溝通、教學資源信息的分享、學習思維的交流互助。并且在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被充分的突顯出來,尤其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教學信息共享的同時,更會借助于學生之間的各種溝通和交流,來對學生的興趣、性格、喜好、態度等予以觀察和了解,以將這些因素作為其教學計劃制定的重要依據,使教學活動更貼近學生實際需求情況。進而在增進師生互相了解的同時,促使師生之間形成積極參與、共同學習、互助交流的學習過程,實現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育,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是由當今日益深化的新課改所決定的,對于新時期高職院校教學創新改革的實現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改善當前存在于高職院校教學中的諸多不足之處。具體來講,師生學習共同體構建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有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尤其是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我國的高職教育長期以來都處于教師占主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在此種情況下學生只能夠處于學習被動地位,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打擊。而師生學習共同體,倡導師生共同參與、協調、共助下來共同完成同一教學目標,還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開展教學。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其次,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有助于豐富高職教育方式,為高職教育的開展提供一種更具實際作用的師生互助、合作學習方式方法。最后,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有助于為高職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一種切實有效且極具長期效果的方式,極大的促進了高職院校教師培訓工作的完善。
學習共同體視角下高職師生共同發展的實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來保障師生共同發展策略的合理性、科學性。為此,結合以上我們對學習共同體相關內容的概述以及對現階段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意義的探究,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兩點原則:
第一,遵循教學過程交互性原則。即要求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認知狀況出發,來在共同學習目標的指引下,與學生開展平等、互相信任、和諧的良好互動教學活動,對學生個體予以充分的尊重,使學生重新回歸教學主體性地位。
第二,重視教學內容生活性原則。即要求教師通過搭建學習共同體,來拉近學生課堂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增進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實際意義的認識,使學生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很好的完成實踐學習相關內容。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進學生良好專業素養及學習習慣的形成。
首先,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后續一系列教學活動實施的重要依據和基礎。為此,我們要求教師要完善師生合作學習目標的制定。要做好課前學習目標設定,通過引人入勝的教學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探究,使學生的學習活動逐漸步入教學目標要求的軌道上來。教師則需要結合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來對下一步的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保障師生共同學習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針對性。
其次,合理劃分小組。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習共同體構建的基礎,是促使師生開展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的基礎。因此,對于學習小組的合理劃分,我們首先要在“組內異質,組內同質”原則的基礎上,結合不同學生的性格、能力、成績、興趣等特點,來對合作小組進行劃分,保障每組的勢均力敵。同時,還要結合總體教學目標,來對小組內成員進行職責劃分,使每一名學生在小組內都有表現的機會,促使其自身能力在小組內的充分發揮。
最后,構建體驗式課堂。體驗式課堂的構建有助于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形成和實踐。為此,要求我們的教師需要在正確教學理念的導向下,積極運用和嘗試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實踐互動教學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利用微課、慕課等現代化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開放式的學習平臺,促使學生暢所欲言;利用游戲化教學、模擬教學等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與教師開展充分的共同學習;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來促進知識的多樣化呈現,深化學生對課程知識學習的理解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