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文/揚州大學
以新媒體為主導的時下環境中,QQ、微信、微博等媒體已經成為了主流的交流工具,不僅改變了人們生活的習慣和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生學習的思維以及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高校學生通過便利的網絡平臺接觸到了大量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中不乏很多的負面信息,影響學生的行為價值觀。很多學生在接觸到此類信息后對學業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輕易的檢索到不良信息、沉迷于網絡,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難度。
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與時俱進,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教師需要跟上學生的腳步,這樣才能不被時代的快速發展所淘汰。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求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適應現代化的發展趨勢,需要熟練的運用新媒體工具,還需要熟悉各種信息的傳播途徑,需要將新媒體與高校思政教育進行結合,以新媒體作為教育的媒介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及時的防范新媒體環境對學生產生的不良影響,杜絕學生與不良群體的聯系,保護學生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宣揚正確、積極的行為、思想。
隨著現代化信息化時代的全面來臨,新媒體隨之應運而生并深入到社會各個行業領域當中,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來講也應做到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媒體的功能和優勢努力建立起學習型的高校思政教育體系。將提升高校學生思政綜合素養做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任務,充分運用現代新媒體來培養和提升高校學生發現、分析和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提升學生思想認識、積極健康觀念以及良好適應社會能力等多個方面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新媒體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切實突破時間與空間的約束,能夠實時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切實提升思政工作實效性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效率,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健全完善與發展。比如,以往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通常都是通過思政課程向學生展開思政教育,思政課程以及教師單調枯燥的教學內容和一成不變教學教學方法,很難對學生起到有效的思政教育,甚至很多學生表現出厭煩情緒。如果利用新媒體向學生展開思政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推動教育形式的改變和創新,還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平臺,還能夠讓學生在充滿新鮮感和真實生動的實例中真正的體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學生思政水平。
信息技術環境下催生出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同時推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斷革新,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做到與時俱進,主動建立起基于新媒體的學生互動平臺。基于新媒體的溝通互動平臺建立,將實現對學生展開有效的思政教育的目標,建立起滿足學生興趣的基于新媒體的實時互動平臺,不僅可以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更加方便的在平臺中進行實時交流和互動,同時還能夠使高校思政工作者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情況,繼而采取更加針對有效的思政教學策略,保證學生在及時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綜合素質獲得真正提升。構建新媒體思政教育平臺的形式是多元化的,可通過微信、QQ以及高校網站等新媒體具體實施,在討論內容方面應適當的予以放寬,防止學生出現逆反情緒。思政教育工作就可以通過建立起的新媒體互動平臺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與學生建立起朋友的關系,從而更加有助于思政教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融合,切實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和有效性。
在高校以往的思政教育工作通常都是通過思政課程、教材資料、學校宣傳欄等途徑具體展開,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對這些陳舊的思政教育方式產生了巨大沖擊,但是這些陳舊落后的思政教學形式依然具有一定積極作用和價值。上述思政教育形式是為高校打造一個良好思政教育環境的有效方法,這對學生接受和認可思政教育也是相當關鍵的。又因為課堂做為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所以,應充分將新媒體融入到各學科課堂教學當中去,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更加容易的接收思政教育繼而獲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并且由于新媒體的注入也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充滿新鮮感這與當前多媒體教學也形成了良好的呼應與融合,有效推動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模式的優化與革新。
[1]宋驊.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創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
[2]王竹青.學生團體自媒體網絡思政平臺的構建與打造[J].武陵學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