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芷萱/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辦學機制是一個學校創辦及運行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包含學校制度、學校組織、學校辦學執行保障、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等。談起民辦小學,人們在意更多的依然是其特色教育,然而卻少有探討關于民辦小學辦學機制如何進一步完善、如何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等問題。本文立足于相關理論,從實際出發,致力于為民辦小學領域提供可行性建議。
從辦學理念方面看,通過和美國私立學校的對比,發現我國民辦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民辦教育機構性質不清、缺乏特色發展戰略和質量意識、民辦學校競爭環境不容樂觀。從辦學目標和辦學規模方面看,發展最快的是那些規模小、成本低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由私人在貧困地區舉辦。
由于國家未能向適齡兒童提供足夠的教育資源,公立教育資源的缺乏促使了私立學校的涌現,然而私立學校也未得到廣泛支持。研究發現,相比我國泰國私立幼兒園得到泰國政府及廣泛的社會財政援助。
借鑒美國私立學校辦學經驗,我國政府應當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民辦教育要加以區分并實行分類管理,加強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資助;同時鼓勵教育家和社會名流辦學,以先進的理念引導民辦學校的辦學方向。借鑒泰國私立幼兒園辦學特點,我國應當鼓勵社會人士參與民辦教育事業,積極捐助條件落后的地區辦學。
從辦學執行保障方面看,在民辦教育的發展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法規政策與實際情況不相適應、有關鼓勵政策執行不到位、甚至有的法規政策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缺位等問題。從學校組織方面看,民辦中小學還處于傳統的人事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過渡時期。從全局看來,目前中小學教師的教師流動情況并不十分理想。
由于包括很多私立學校在內的組織單位在管理中都并沒有真正認識到教育人才流動的重要性,或者說即使注意到了卻因缺乏可供借鑒的經驗而導致發生教師流失現象,從而極大地增加組織管理成本和運營難度。
我國民辦基礎教育是二元結構的,即要實現“功能補充”價值的高端學校與實現“數量補充”價值的低端學校的相容共存,所以要對這兩類學校實行不同的管理,最終形成民辦基礎教育的分類管理體制。研究表明,加強民辦基礎教育的法制建設,分類確定民辦基礎教育學校的身份,明確界定產權關系,正確對待營利性與回報率,建立民辦基礎教育統籌管理制度等舉措也是不容忽視的。
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不難發現民辦小學辦學機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從學校制度方面看,規章制度過于形式化;從學校組織方面看,辦學者的組織機構科層化,教師的職業認同度偏低,主要表現在年齡結構不合理、整體學歷偏低、學科結構混雜三個方面;從學校辦學執行保障方面看,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力度不足;從辦學理念方面看,各民辦小學沒有很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難以實現有效的學習交流;從辦學目標方面看,各民辦小學教育目標不統一。
究其原因,有辦學者的管理風格偏隨意性、簡單化、功利性;有辦學者與教師在專業發展中的不當取向(辦學者持技術理性取向,教師持線性取向);同時,民辦小學易忽視教師的合法權益,教師在專業發展中的目標缺失;部分民辦小學無清晰的辦學理念而將教育商業化,這和缺乏統一系統的指導和監督部門也有密切關系;民辦教育資金不足、投資者成分比較復雜、無后續資金支持而融資又無通暢渠道等都是民辦小學健康成長的阻礙。
最終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如何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理論上可以提出以下措施:如成立法人治理結構;改進管理辦法,嚴格審批教師入職,完善評估制度;稅收政策方面應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待遇,購買職工社會保險,切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激發教師的行動力;加強宣傳,統一思想,社會有關方面加強對民辦小學教育的正確宣傳報道,積極創設有益于民辦小學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建立對民辦學校系統的專業指導和監督部門,促進民辦小學辦學機制各方面的完善;政府及社會各方加大對民辦小學的資金支持等。
綜觀民辦小學研究領域,國內外對其辦學機制的各方面調研分析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和拓寬,現有的研究資料還不足以解決民辦小學辦學機制各方面的問題。筆者會繼續積極關注這一領域相關的研究動態,掌握最新數據變化,篩選有效信息,為解決民辦小學辦學機制的相關問題貢獻一己之力。
[1]劉琳娜,張彥通.美國私立學校辦學經驗對我國民辦教育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1(6).
[2]熊一舟.私立教育在發展中國家大有可為[N].社會科學報,2015.
[3]賀艷燕.不鼓勵私立教育的觀念得改變了[N].上海證券報,2015.
[4]袁秀梅.泰國私立幼兒園的運營模式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
[5]馬思援.民辦教育健康發展還需要哪些政策保障[N].中國教育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