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教育主要目的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滿足行業和市場需求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并向生產一線提供管理、技術、生產、服務人才。這樣的培養目標,就要求高職的教育不能以傳統的講授為主,而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理論知識比較強,但實踐能力較差,為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各種技能,就需要聘用兼職教師。實踐證明,兼職教師參與到教學中,能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實現校企雙贏;可提高實踐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解決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改善教師隊伍結構。
兼職教師主要來自于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層技術人員等。有實踐工作的兼職教師都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能力。兼職教師的來源與院校的辦學特點及流行專業也有關。
(1)兼職教師選聘難度大。通過對幾個高職院校的調研,了解到學院大多數兼職教師都是熟人介紹,通過公開渠道聘請得非常少。有些學院對兼職教師的學歷要求必須為本科及以上,專業職稱必須達到中級以上,而聘請到高職稱的,也都是退休人員,大多院校并未重視兼職教師的重要性,只是在教師缺少的情況下才會聘請兼職教師,而且要經過層層審核,程序繁瑣。所以教學管理人員在聘請時,并不去考慮所聘教師是否能改善實踐教學效果,只要能聘到教師即可,更不會從學科發展建設和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角度去考慮。
(2)考評機制不健全。院校與兼職教師雖然也會簽訂兼職教師聘用協議書,但是沒有明確具體的責任。大多數兼職教師以為只要按學校的要求,按時上下課,不違背教學要求、不出教學事故,完成教學任務即可,至于教學質量,并不重視。經過調研,對兼職教師,有的學校也有一些考核項目,但由于各種原因,如兼職教師難聘等,考核也就形同虛設。
(1)兼職教師缺乏歸屬感。大多數院校的兼職教師都是上課來,下課就走,而學校也不重視,一般不會給兼職教師配備相應的辦公設備,學校的教、科研活動,也不用參加,甚至有的學校也不提供休息的地方,由于不被重視,心里會有大的失落感,因而不能將注意力和精力完全投入到教學中,也不會考慮長遠的規劃。
(2)兼職教師培訓制度不完善。兼職教師大部分來自于企事業等單位,很多院校在聘請后,并未進行崗前培訓,讓教師直接上講臺。雖然這些教師實踐能力比較強,但是缺乏一定教學經驗,無法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
兼職教師一般都具有較強實踐能力,院校讓專職教師要認識到,專職教師介入到教學中,對自身的學習和發展具有很大的作用,要從思想上接納,同時要認識到聘用兼職教師是社會、高職院校發展的需要。為了強化職業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依靠校外兼職教師來解決。
兼職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各個學校應該根據本地區、本院校所開設的專業特點進行兼職教師的隊伍建設。不但要制定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長遠規劃,還要制定詳細的具體操作方案。根據本校特點制定兼職教師的使用比例,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乃至發展將是十分必要的。
(1)建立、健全兼職教師的評價、獎懲和辭退制度。每個院校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建立兼職教師的評價制度,給兼職教師建立檔案,將比較優秀的教師可以長期進行聘用,比較差的可以進行辭退,并且將有關記錄存檔。同時也要建立獎勵機制,對表現比較好的,應該給與相應的獎勵。這樣,才能激發其工作積極性。
(2)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院校的督導人員對兼職教師要加強督導,應經常深入教學一線,采取隨機聽課、問卷調查、檢查教學計劃教案等各種方式對兼職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督導。
(3)建立、健全教學信息的反饋系統。各教研室主任和教務科管理人員對兼職教師的授課情況和教學態度比較熟悉,學期初、中、末分階段給兼職教師一個評價。同時學生也要對兼職教師的授課給予評價,班級中也應該選出一個教學質量信息反饋員,組織全班同學對兼職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議,并及時將結果上報教務管理部門。
高職院校要將兼職教師的錄用和使用視為高職院校發展需要的長期行為。高職院校能夠建設一支數量充足、高質量的兼職教師隊伍對于學校的未來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國杰.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11):71~72.
[2]傅建東.職業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政策探析[J].職教論壇,2012(3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