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化教學在現代職業院校教學中發揮了極大的應用價值。在如今o2o的日益廣泛發展使用下,更好地從青年學生的視角和喜好上,做好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實現課程信息化教學,更好地激發傳統課堂教學的活力和作用,完成高職院校教育培養國家和各行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任務,是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主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創新課程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的有效措施
(1)借助互聯網,建設了完整而詳實具體的、與崗位工作所需技能“零對接”的模塊化的系統的教學資源庫。
(2)每一個模塊化項目下的二級和三級子項目按邏輯關聯順序,對三級子項目的內容進行按知識點的梳理排列,將課堂授課的動態視頻和實驗操作的動態立體視頻配有實驗步驟的詳細講解,以及部分知識點的微課視頻,每個知識點下還有隨堂練習、每一項目有課程作業、課程互動討論等以立體化形式呈現出來。
交互性是指“互聯網+”背景下,教學資源已經不是僅僅能夠呈現教學內容的靜態資源,而是具有服務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功能的交互性資源。教師可以更好地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課程資源的模塊化建設把課堂上所沒有的知識或者拓展的知識呈現出來,學生線上進行課程學習、作業、提問、討論,教師可以線上進行課程知識的傳授、課程資源的呈現、作業的批改反饋以及對學生提問進行解答,加入學生討論等活動;學生的線上自主學習可以根據每個同學理解能力、接受程度的不同實現一定程度的個性化,課堂講授知識點和實訓操作、視頻和微課可以隨學生個人學習程度實現一次或多次學習,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化解和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線下教學即課堂的教學可以是線上教學場景的遷移和轉換,可以面對面討論、交流或講解知識點、實驗操作,補充“互聯網+”背景未能具體化、細化的內容,可以進行課程實驗操作的面對面考核,理論知識的考核借助線上考核還可以實現課程題庫的題目隨機搭配,而使每個課程成員的考核試題有差別,督促學生更好地更全面地學習課程知識。
教學評價是貫徹執行教學大綱的重要保證。科學的教學評價結果可以為教學提供良好的反饋,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改進學習方法。因此,評價應以大綱要求和教學內容為基礎依據。注重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努力將評價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重視學習過程和體驗,對學生課程學習結果的行為進行描述,評價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全面掌握程度。
針對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況,必須進行多方面的成績考核,并加強過程考核。不僅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從學生技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態度、對知識的應用性理解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加以考核。因此本課程的考核以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如:平時考核40%,其中課堂參與20%(包括課堂考勤及紀律10%、課堂提問10%),線上學習20%(包括課程資源100%學習進度10%、課程練習及作業10%);期末考核60%,其中期末課程實驗考核30%,期末理論考核30%。
課程信息化教學是適應各行業“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形勢,是培養學生傳承與創新的精神的有利措施。信息化教學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發揮了極大的應用價值。學生通過“互聯網+”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學習輔助能夠實現學習個性化、直觀化、可視化、立體化和豐富化,拓展了和豐富了課堂學習以外時間的學習,使學生的課后學習和課前預習也更豐富多彩,更直觀、立體、可視,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不僅僅只有單調的書本和平面圖片的學習,學習理論知識和課程技能知識的掌握也能更透徹,對課程傳統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增加了80%。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使用幫助學生對難的復雜內容的理解更容易,從而通過教學資源庫的應用,學生對復雜內容和創新內容的學習掌握程度增加了100%,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比以往增加了。因此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及應用非常適合現今的多元化學習和時代發展需要,對高職院校教育培養國家和各行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任務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海霞.“互聯網+”背景下行業英語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2):58~63.
[2]李莉.微生物基礎技術[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3]Kathleen Park Talaro,Barry Ch.微生物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