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
高等院校的思政課是對高等院校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中,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突破傳統的高等院校思政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思政教學手段,實現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高等院校學生的目的,以此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為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不斷的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以此更好的開展基于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等院校思政的教學。
現階段,我國部分高等院校對思政的教學不夠重視,這也導致很多高等院校的學生缺乏對高等院校思政課重要性的認識,降低了高等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高等院校的學生在高等院校的思政課堂教學中,通常學習態度不積極,注意力也不在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上。再加之部分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對思政的教學不夠重視,依然在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這樣就更加降低了高等院校學生的興趣。
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是思政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的教學方式對高等院校的思政課堂教學效果與效率提高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部分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通常還在采用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并且沒有很好的更新自己的思政知識的儲備,同時也沒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致其缺乏對高等院校思政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對當今社會的重大問題、熱點話題不夠關注,當高等院校的學生結合這些問題進行提問的時候,思政教師無法給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回答。
在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中,仍然存在部分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采用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的現象,思政教師依然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忽視了在思政教學中高等院校的學生的參與程度,這就使得思政教師的形象具有了一定的威望性,因此部分性格較為內向以及對思政知識掌握不好的學生不愿意與思政教師進行互動,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在進行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活動時,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思政教學的重要性。作為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中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高等院校應該積極的鼓勵思政教師進行再教育,以此提高思政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師的素質包含: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等。教師素質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與質量。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具有扎實的思政基礎理論知識基礎,及時更新自己思政知識儲備,同時應該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此更好的開展基于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
在開展基于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時,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積極的打破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一改具有一定威望性的教師形象,與高等院校的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突破傳統的思政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作為思政課堂教學主體,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思政教學,以此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生動化、具體化。例如:在進行思政教學時,教師可以合理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播放歷史圖片與視頻,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思政的理論化教學提供直觀的、生動的教學素材。這樣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基于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中,增加實踐環節,可以提高高等院校的學生的理論結合實際的運用能力。作為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充分根據思政的教學內容開展實踐教學,組織高等院校的學生走出思政教學課堂,來到實際的社會現實中,使得高等院校的學生將思政課堂教學中掌握的理論知識得以在社會實踐中進行運用,進一步加深高等院校的學生對思政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反饋回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高等學校的思政教學。
綜上所述,在基于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學中,作為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首先應該不斷的完善自我,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以此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應該對思政教學重視起來,并且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思政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馬新平.基于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探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3(12):79~80.
[2]李英豪,劉奉.論高校將“四個自信”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0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