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霍爾果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我國教育要求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關注與學生的知識和成績,而應該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強調德、志、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的要求也就使體育課的重要性得到顯現,體育課不再處于邊緣化階段,開始發揮其真正的意義和作用。
首先體育課有兩種類型:理論課和實踐課。理論課一般是教師在室內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基本講解以及體育活動的規則、技術等。這類課程具有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理論性,因為大多數的理論所以也決定了體育理論課程的枯燥性,所以教師在進行體育理論課程知識的講解時,要注意方法,針對特點進行教學。而體育實踐課是指,教師在操場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技能、活動的實踐,具有自由性的特點。但是過多的自由性導致教師的體育教學過于敷衍了事,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所以教師必須針對問題入手,解決體育課中出現的問題,達到體育課開設的目的。
體育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生的身體方面,進行體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并且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能夠確保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金新體育學習。另一方面則是學生的心理方面,體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釋放壓力,能夠讓宣泄學生的情趣,改變學生的心態。尤其是體育課堂并不僅僅是對體育知識、技能的教學,更是對體育精神的教學,在體育活動中有很多的精神都值得學生學習,如團結精神、協作精神、競爭意識、突破意識等,這些體育精神都有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也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對學生而言,是非常積極的。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對也是學生的標桿,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言傳身教,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論語》中層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明所以教師必須重視自己的示范作用,為學生做好示范,讓學生有方向可學。在體育課上,教師在上課開始就要“守時”,讓學生樹立守時意識。有些教師比學生來的還晚,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也會認為早去沒有用,所以也會遲到,在體育課上是小,在未來生活中則是大。再比如,在課堂上的體長跑活動中,有些學生動不動就想放棄,認為自己做不到。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跑步,陪學生堅持,讓學生克服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困難,從而實現自我突破。此外,教師也要規范自己的教學語言,不能因為自己是體育教師就說一些不符合上課規矩的話,文明授課,幫助學生樹立文明意識。總的來說,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言傳身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經常是帶領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后就讓學生自由活動,既達不到體育課活動的目的,也不能夠滲透德育教育。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游戲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的同時,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價值觀念。當教師想要帶領學生體會團結意識和互相幫助時,就可以帶學生玩“接力賽”活動,讓學生結成小組進行比賽,既達到鍛煉學生速度的目的,也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友情的傳遞和團結的力量。再比如,教師要想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投籃準確性,就可以帶學生玩“背人蒙眼頭球賽”,分小組,讓學生兩兩配合。一個人背起來另一個人,背上的人被蒙住眼睛,拿著球,下面的人通過觀察和猜測,作出指示,讓背上的人進行投籃,這樣既能夠讓學生相互協作,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何樂而不為。
競賽不僅能夠讓學生突破自己,還能夠鼓舞別人。所以教師要發揮體育課的競賽作用,并且要在競賽活動中發現不學生的閃光之處,對學生進行評比和鼓勵,發揮學生的榜樣作用。比如說學生在進行長跑比賽活動時,教師要對第一名認可,耐力最佳者,對第二名支持,再一步就能前進,對最后堅持下來克服自己的人進行褒獎,堅持下來就是勝利。通過對不同類型的特殊者進行鼓勵,強調他們的榜樣作用。既能夠提高這些學生的自信心,又能夠讓其他的學生去不斷的學習和豐富自己,實現自我的提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必須為學生樹立課堂規矩,將德育內容與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在體育課開始前,教師必須做好準備工作,如器材、服裝等,然后讓學生做好熱身運動。體育活動需要學生有安全意識也要有紀律意識,如體育器材的擺放、活動的正確度等。如體育課學生們一團糟的出現、體育器材亂放,那學生在未來也不會遵守規矩、也不嚴謹。所以教師要注意在體育活動中裴炎溪谷而生的組織性、紀律性。
總而言之,體育課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從身體到心理都非常重要。教師必須抓住體育課的特點和中職學生的特點,把握住教育發展所提供的機會,積極創新、豐富體育課堂,將德育教育與體育課堂深度融合,既達到教學的目的又達到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鳳麗.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之策略[J].廣西教育,2016(02).
[2]吳國俊.淺析中職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方法[J].中華少年,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