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峰
足球是一項源遠流長的體育項目,足球運動早先起源于我們偉大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蹴鞠”也稱之為“塌鞠”,到了漢代社會經濟也相對繁榮昌盛,無形中也帶動了蹴鞠的發展,而且也成為了宮廷的一項主要體育活動。另外,在漢武帝時期,蹴鞠還成為了軍隊訓練的項目之一。
足球有世界第一大運動的美稱!大多高校開展足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們的相互配合、團結就是力量、堅韌不拔、勇敢機智的品質。在高校學生學業比較重的同時,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緩解學生們的壓力、放松心情,也加強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精神文明的需求。雖然高校足球的開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但是目前我國新形勢下的足球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要想是足球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還要做出一些相應對的改革措施。
很多高校開展足球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依然只圍繞它的競技性,但是在老師的主導和主體地位上二者很難把握平衡,從而造成忽視后者重視前者的現象。學生一直在被動的接受足球技能知識很容易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和負擔,又有功課出現的感覺,并沒有因為足球的運動得到很好的放松,反而給學生造成了各種負擔。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完全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不利于學生們對足球興趣的培養。學生們表現出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老師對足球課程教學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模式下,教學內容也比較枯燥。只是使學生們一直重復著足球特定動作的練習,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對足球技能的掌握水平很高,但這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足球比賽的興趣和激情。重復著練習動作會使高校學生更加厭倦,導致熱愛足球的學生有了矛盾的心理。學生們更喜歡在足球場上盡情的釋放自己,展現自己,從而達到學習壓力和精神的放松。而傳統教學內容大大與之相反,所以現在的高校足球教學應當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1]。
足球運動是一項強身健體,提高學生們綜合素質的體育運動。目前仍有很多學生對于足球本身的意識不夠完善,基礎知識薄弱,沒有更好認識到足球所給人們帶來的作用和影響。也因此缺乏對足球運動熱情和興趣,導致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更好的辦法實施教學方案。
教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缺少體育器材、場館等也是當先高校足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要么設施太過陳舊,要么場地質量差、面積小。經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這些硬件設施不能及時到位,會給學生們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風險。
新形勢下的傳統的教學,陳舊化、內容枯燥乏味、體制結構單一,不重視學生們內心對足球教學的需求,以傳統的標準課堂內容模式來教學,使教學結果大打折扣。我們應該進行教學體制的改革,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多聽學生們的建議和想法,有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引導為主,讓學生們充分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占據課堂的主體。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激情,鍛煉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為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2]。
足球教學雖然重在實踐,但在新形勢下足球教學還是要加強足球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們對足球教學的興趣和主動能動性。使在新形勢下足球教學中,學生充分體現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們的足球競技水平,得到強身健體和綜合素質提升的目的。在課程的實施中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實際情況,采用相應對的方法進行教學,注重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積極向上的精神。
基礎設施在足球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必要的。由于體育教學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相關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在資金、人力、物力方面加強管理。建設專業的足球場地,增加新的體育器械。只有不斷的重視和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才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和環境,進一步保障了體育教學效果和質量[3]。
綜上所述,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足球運動不僅強身健體、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而且給高中學生得到了很好的壓力釋放,以至于在整個高校和社會當中有著比較好的群眾基礎,得到了很多人民的支持和鼓勵。但是在足球教學改革中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為了保證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必須要堅持實事求是、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加強基礎設施的完善,同時也要提高教師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足球教學才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
[1]劉贛軍,黃健.高校足球教學改革探析[J].青年時代,2015(12):139.
[2]周凱.新形勢下高校足球教學改革及對策[J].才智,2014(32):210.
[3]李鵬.試分析足球課的教學現狀和對策[J].體育時空,201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