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天宇
作為高中生,我們可能無法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發展、國家進步的希望。因為就目前的中學教育而言,我們只是一味地聽取教師的建議,學習枯燥的科學文化知識,在學習的道路中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但是通過習近平的青年觀,讓我們對學習和生活又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作為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便于將來為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而當代中學教育不僅要在教育中督促學生努力學習,還應當在教育中為學生指明人生的道路。
在高中階段努力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三年之后的高考能夠考出理想的成績,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但是高中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需要我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的人會堅持三年努力奮斗,而有的人則會在中途放棄,這些都取決于我們是否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如果心中從一開始就有目標,那么就會為這一目標不斷前進,如果從一開始就是為了他人而學習那么在學習中必定沒有動力,在學習的中途就失去方向。樹立理想信念不僅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教師和家人的支持。就當代中學教育而言,應當在課本中增加關于樹立理想信念的課文內容,同時教師應當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鼓勵我們,告訴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的好處,從生活的點滴出發,認真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再進行不同的思想教育與啟發。
在高中三年中,我們學習最多的就是課本上的知識,一般而言都是些理論知識、數學公式以及一些思想內容等。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量,讓我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在處理學習和生活上具有一定的計劃。但是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對于我們而言并不是全部都有用且能夠理解的,對于很多內容我們知識知道它的文字意思,而在生活中真正遇到該內容與該問題時卻不知如何處理,由此可見我們缺乏的是實踐與研究。[2]因此,為了加強青少年硬知識的教學和鍛煉,當代中學教育應當在教學制度上進行改革和完善,不僅要讓我們學生在課本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應當加強我們的課外實踐。例如:在學完每一章節的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該內容進行一次實踐教學,利用數學內容對教學樓、教室內的桌椅等進行測量,再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數學分析,把課本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中,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還能加深我們的印象,了解到學習的樂趣。
擁有良好的品質和道德素養是當代高中生的基本思想內容,如果一個人只有智慧卻沒有德,那么只能助長惡勢力的發展,對于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將沒有意義。因此,我們應當在高中生活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只憑借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教師的督促和培養。在中學教育中應當加強對學生良好道德思想的培養,利用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傳記和歷史內容啟示學生,同時告誡學生道德是每個人成長和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一個人只有擁有才和德才能為國家做出貢獻,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中學教育應當在學生的課余時間或利用一天的時間在每學期開展一次道德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學校可以邀請有關人員進行演講,也可以組織學習雷鋒的活動或者弘揚愛國主義的活動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意識到道德的力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道德的進步。
眾所周知,創新是民族和社會進步的靈活,是國家發展的動力,總得來說創新對于國家和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當代青年作為國家的希望就應當義無反顧地走上創新的道路。時間萬物在每一天都會有新的變化,如果我們依舊停留在原地,使用著原始的生活工具,通過原始的想法思考人生,那么生活將不會進步,國家也會日漸落后。作為當代青年應當在學習和生活中勇于創新,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是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缺乏創新的環境和時間,因此當代中學教育應當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通過課本和教學讓我們意識到創新的作用和意義,以及創新的一些簡單方式,其次就是在學校中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例如:科技大賽、小組競賽、航模比賽等,讓學生在比賽中運用自身的智慧進行研究和創新,提高自身思維能力。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同時培養良好的品質和道德素養,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而中學教育也應當以培養青年為主要目標,對教學內容和制度不斷改革和完善,促進學生發展。
[1]王璐,王錫偉.習近平青年觀對當代中學教育的啟示[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27):24~27.
[2]呂晨飛.正確的青年觀與新時期青年工作的創新[J].中國青年研究,2015(5):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