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職業學院
總體來看通識選修課程的開發情況沒有達到人文、社會和自然三方面的平衡[1],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總體滯后,如何找到一條與教學成果相適應并能夠被同行其他院校所認可的通識選修課可發新路徑,通過借鑒成果導向教育理念[2]的優秀思想,達到通識選修課程開發與專業課程開發同步,開發具有足夠的關注度,建立指導性、可持續性、統一性和啟發與提升興趣的通識選修課程,通識選修課程的開發著實重要。
通識選修課程強調通識教育[3],作為專業課以外的知識補充或輔助,與專業課程相比課時比重較少;專業課程相對更加受到教師和學校重視。面對21世紀學生發展特點,學生思想變化快,興趣愛好廣泛,更渴望獲取他們感興趣的知識,面對專業知識的長期學習會感到枯燥乏味[4],同時自身的興趣愛好又得不到繼續,通識選修課程可以滿足學生對于興趣愛好的需要,作為專業知識所涉及不到的知識面的補充,在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綜合實踐等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5]。
完備通識選修課程的課程描述,具備通識、易懂和興趣的表述,依托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根據學校總體課程體系建設和目標要求,確定總體目標和達成要求,確定主要核心能力。通識選修課程分為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綜合實踐四個模組。
通識選修課程開發的總體指導原則是:實現人文、社會、自然與實踐的總體平衡,按照三個模組分別設置課程大類并細化,進行課程開發。
1、語言類
(1)現代漢語方面與普及等的相關內容;(2)古代漢語于研究等的相關內容;(3)外國語言與興趣提高等的相關內容;(4)語言能力于表達等的相關內容;(5)其他涉及語言領域或溝通交際等的相關內容。
2、文學類
(1)中國或外國古典文學等的相關內容;(2)中國或外國現代文學等的相關內容;(3)中國或外國當代文學等的相關內容;(4)中國或外國文學名著等的相關內容;(5)其他涉及文學領域或研究方面等的相關內容。
3、藝術類
(1)造型藝術等方面的相關內容(如:繪畫、建筑、書法與攝影等相關內容);(2)表演藝術等方面的相關內容(如:音樂、舞蹈與曲藝等相關內容);(3)綜合藝術等方面的相關內容(如:電影、電視、戲劇與戲曲等相關內容);(4)其他涉及藝術領域等方面的相關內容(如:沙畫、剪紙、皮影、紀錄片或紀實片等相關內容)。
4、生活文化類
(1)國內外旅游文化等的相關內容;(2)飲食文化與飲食健康等的相關內容;(3)居住文化與生活習俗等的相關內容;(4)國內外服飾文化等的相關內容;(5)其他涉及生活文化領域等的相關內容。
1、歷史與哲學類
(1)國內外歷史等的相關內容(如:現代戰爭歷史、古代中國等相關內容);(2)國內外哲學等的相關內容;(3)其他涉及理解人類歷史與思想或哲學方面等的相關內容。
1、基礎科學類
(1)數學興趣方面等的相關內容;(2)物理學興趣方面等的相關內容;(3)化學興趣方面等的相關內容;(4)其他涉及基礎科學類或自然科學或先進科技類方面等的相關內容。
2、生命科學類
(1)動物學興趣方面等的相關內容;(2)植物學興趣方面等的相關內容;(3)其他涉及生命科學類興趣方面等的相關內容。
3、科技文明類
(1)國內外的古代科技文明等的相關內容;(2)國內外或具體領域現代科技文明等的相關內容;(3)其他涉及科技文明類或文明普及類等的相關內容。
4、環境生態類
(1)環境科學于保護等的相關內容;(2)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等的相關內容;(3)其他涉及環境與生態類或生態文明類等的相關內容。
5、健康養生類
(1)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等的相關內容;(2)醫療護理與康復等的相關內容;(3)其他涉及健康與養生類或人類健康類等的相關內容。
根據教育部文件指出的:繼續加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力度,探索在線開放課程應用帶動機制,加強“慕課、建設、使用和管理”的工作重點[5]有關工作精神并結合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來開展通識選修課程并著重研究開發,通識選修課程的開發與教學改革的困境與出路是客觀存在的,還需要我們做出更多努力。
[1]從曉芳.高職院校通識選修課教學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機械職業教育,2017(4):37~38.
[2]王曉典.成果導向高職課程建設叢書:第三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5~66.
[3]李坤崇.成果導向教育與國際工程認證.臺灣南華大學李坤崇教授學術報告[R].黑龍江職業學院:2016-3.
[4]玉海素.通識選修課滿意度問卷的編制與檢測[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5(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