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剛 呂 培/長江師范學院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針對大學各階段的不同特點,研究學生不同學習階段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和服務工作,這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關鍵。[2]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種告誡: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我們就能朝著正確方向前行,否則,就會迷失方向,找不到歸路。思想政治工作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形成常態化、動態化、系統化的工作格局,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推向深入,才能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上練出真功夫,拿出硬功夫。
重視并抓好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造就合格人才的內在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維護校園穩定、構建和諧校園的內在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3]通過針對性、系統性的畢業生離校教育活動,可以搭建起畢業生與母校、恩師、校友溝通交流的平臺,引導畢業生在活動中感悟母校的深情厚意、恩師的教育情懷、校友的緣聚之情,彰顯大學生對母校的赤子之情與感恩之心,讓畢業生帶著母校的祝福與溫暖,懷揣理想與自信,堅定地邁向新的征程。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就要圍繞立德樹人這個中心環節,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中心開展深入細致的工作。做好畢業生離校教育,首先要廣泛征集意見、深入調查研究,綜合各種因素,共同研究確定活動項目,并按精細化管理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活動的實效性和美譽度。其次要理性選擇、綜合運用,根據畢業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針對性地開展畢業生文化活動,開展更貼合實際需要、貼近畢業生興趣愛好的文化活動。最后要文明和諧、確保安全,充分尊重畢業生的意愿,努力激發畢業生的熱情,自覺參與到文化節系列活動中,感受母校的溫暖、恩師的慈愛、同窗的友情,要做好安全穩定防范措施,制定好應急預案,確保畢業教育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不只是體現在思政課堂上,在學生成長的每個環節,無論課堂內外,都有價值引導的問題,都有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切入的問題。根據目前高校畢業生實際情況,加強畢業離校教育應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中心,以就業創業教育為重點,結合感恩教育、誠信教育、情感教育,促使畢業生愛校尊師、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從而穩步邁入社會,為培養報效國家、積極向上、具有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1)“最后的課堂”活動。邀請畢業生最喜愛的任課教師為畢業生講一堂人生哲理課,幫助畢業生以更加樂觀、自信的心態迎接新生活。(2)“最后的教導”活動。通過黨總支書記、輔導員深入宿舍等形式,與畢業生最后一次促膝談心,為學生發展指點迷津。(3)“最后的黨課”活動。以畢業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參與主體,組織開展重溫入黨誓詞、黨課思想交流等活動,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與我同拼搏”活動。組織畢業生開展足球、籃球等留念賽,進一步增強彼此間的交流,樹立良好的團隊意識,留給畢業生一個輕松而美好的回憶。(2)“與我共分享”活動。組織畢業生與師弟師妹共同分享自己在學習、考研、實踐、就業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啟迪和幫助師弟師妹更好規劃大學生活,實現大學夢想。(3)“與我共留念”活動。引導畢業生與同窗好友尋覓校園美景、追尋美好回憶,共同合影留念,將青春的身影與足跡定格在美麗的長師校園。
(1)“心跡筆談”活動。通過人物采訪的形式,鼓勵優秀畢業生講述自己的成功事跡和奮斗歷程,在校園網等媒介上集中宣傳。(2)“共話長師”活動。與畢業生代表追憶美好大學生活,共享成功喜悅,互贈美好祝福,為學校發展諫言獻策。(3)“畢業頌禮”活動。通過舉辦畢業晚會、畢業典禮等形式,表彰先進,展示教學成果,讓畢業生收獲榮耀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