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濤/江蘇省委黨校社會和文化教研部
多年來,體育教學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忽視了對學生體育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存在著教材和內容競技化和重復化的現象。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原本是人才培養的方向不同教學目標不一樣的教學活動,前者以強身健體、終身體育為教育目標,后者以在競技運動的較量中爭標奪冠,追求人體體能的極限為目的。因此,改革以競技運動技術、技能為中心的教材和內容刻不容緩。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應將體育教學在整體上進行改革,并對原有的教材作一定的更新和調整。例如,為充分體現“精講”、好懂、切實、有用的選編原則,充實健身教材,如:健身與健美、武術與養生保健、形體訓練與體育舞蹈、球類游戲(氣排球、三人籃球、五人足 球)與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民族民間教材(跳繩與 毽球)攀巖等。又如,改造現行體育教材將競技教材改造為健身體育教材。如:將中長跑改為健身跑教材,并把原教材中起跑、途中跑、沖刺跑、技術與戰術等教學內容更新為以提高耐力素質,增強心肺功能為主的勻速跑、定時跑、越野跑、追逐跑等教學內容,并增加定時跑繩和跳繩跑、健身跑的自我調節、自我評價等內容介紹;把以競技為主的球類項目改為以健身為主的球類游戲,如:三人籃球、五人足球、氣排球等。降低技術難度,簡化比賽規則,增加越味性和娛樂性,強調健身性。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做體育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教,是為了不要教”。
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光靠強制性的練習,學生必然會產生逆反心理,只有針對學生的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競賽、娛樂等興趣教學的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俗話說:學習有法,教無定法。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方法,有兩點必須明確,一是“引趣”,因為“引趣”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欲。“引趣”可采用形式多樣的游戲、球類練習等手段,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情緒,并隨這種情緒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二是“學習”和“練習”中進行練習指導,并采用一定的身體素質強化手段,讓學生在有意或無意中進行大強度、大運動的素質練習,既提高學生體能,而又使學生不覺得疲勞和枯燥。
體育教學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的美育內容,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美的教育。體育運動中的美主要由“身體美”和“運動美”兩部分組成。身體美是人類健康的身體所顯現出的美,它是由機體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綜合顯示的健康美。運動美是人體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美,它包括動作美、環境美、行為美、競技美、器材美等。作為中學的體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應把主要任務放在增強體質、塑造美的體型,促進機能完善,幫助學生形成對身體的正確審美觀念,培養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體育教師是教學中美的引導者和傳授者,教師本身的活動就成了學生的審美對象。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要具備美好的心靈、高尚的情 操、文明的語言、誠懇的態度、優雅的態勢、整潔的儀表及精湛的教學藝術,為學生樹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學內容的統一。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通過介紹我國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所取得的新成績,優秀運動員刻苦訓練為祖國爭得榮譽,使我國在國際體育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等,使學生在平時鍛煉及學習中,能夠以這些體育健兒為榜樣,不怕苦,不怕累,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思想品行和業務水平,包括文化素養、教學風格、言行儀表、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品質都對學生產生影響。當學生意識到從教師身上看到了他們所希望的形象時,就產生了積極的榜樣教育的效果。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勇于吃苦耐勞,不怕苦累,不怕太陽曬,不怕風吹和寒冷,工作認真負責,準備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做,示范認真規范,盡量滿足同學們的要求,練習時積極為同學們當陪練,耐心幫助后進的同學等。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做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激勵同學,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衡量教育質量,學校不應僅根據智育的考核來評價學生的優劣好壞,不能僅以考試成績來確定學生的升留級和畢、肄業,應該以全體學生在德、智、體等幾方面全面發展的狀況和水平進行綜合評定。因此,學校應當建立起可行、有效的評價制度和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評價和考核,來及時調整有關素質教育的內容。學校還應當進行宏觀調控,改變片面抓智育而輕體育的現象,牢固樹立全面發展的質量觀和人才觀。體育教學要制定素質考核、達標考核、身心發展測評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價,來衡量學生體能體質狀況,并以此為據來制定以后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形成一整套的科學評估體系和激勵機制,全面提高人才的質量。
總之,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好素質教育,至關重要。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要結合實際,加強體育素質教育力度,用素質教育的思想對體育健康教育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探索,真正落實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踐功能,重視學生個性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