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唯鶴/四川師范大學
計量史學是歷史學家們將近現代技術信息和數學理論及其計算機技術應用到史學研究領域,通過處理資料和制作數理模型等手段進行歷史研究的方法,是伴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而興起。計量史學的出現使歷史這門學科具有了現代科學性,并充滿新的活力。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和探討國內外史學界應用計量方法的得失,并進一步對我國歷史研究中采用計量方法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計量史學的首要作用在于可以為可研究對象的定性提供相關的數量依據。通過計量史學可以對研究對象的量與質進行辯證統一的分析,并發現其內在規律性和建構,提供出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例如,“通過對有關資料進行計量分析,觀察某一時期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天災人禍的情況,便可引起人們對此時期社會狀況和政治形勢的重視,進而對當時的統治系統狀況及政府管理調度能力做出評判”①。計量史學的作用還在于以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出歷史進程。其以其準確性提出問題,用清楚明白的語言描述歷史發展的過程。一切科學研究的起點在于對問題的準確提出。問題提得明確,才會使研究方向和結論得以準確。計量方法的運用,不僅便于提出性質問題,而且還提出了相應的量的方面的要求。這樣,對問題的研究就可以更加深入和具體。“例如為了揭示人們的思想動態和情緒波動,學者們采用了一種文獻分析方法,即基于這樣的假設:若某種符號在一定時期反復出現的話,它勢必是人們內心深處感情的象征”②。
此外計量史學的作用還體現在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近現代科學技術,與在史學領域中使用的傳統史學研究結合的表現,使計量史學向著更實用的趨勢轉變。在計量史學的研究中,計算機使歷史學家們從手工操作中得到解放,不但使他們提高了研究效率,還使他們得到啟迪,可以從事和專攻更有創造性的研究工作。此外,通過現代計算機技術與數學計算的相關機制操作的結合,可以揭示一些歷史數據背后的史實。
計量史學在國際史壇上,雖已成為了一門具有系統理論的方法論,但它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體系,還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以及缺陷。首先,就研究者而言,計量史學不僅要求從事者要受過嚴格的歷史專業的訓練,掌握從事歷史研究的基本功能,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并能掌握熟練操作計算機的技術。這使得許多的歷史學家們不能具備這些運用計量史學的研究條件,并且計量史學的成果越來越傾向于以復雜的圖表、數學公式來呈現,以論文展示研究成果也使得人們難以去理解,這就使得計量史學在運用以及普及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史料來源而論,計量史學的局限在于不能將較抽象的史學資料進行相關的量化。在對歷史文獻的操作分析中,存在大量書面語言記載的描述性資料,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史學信息。但是就目前的水平而言,對這些資料的分析中,除對有明顯數量信息的資料可以進行數據提取外,對一些數量信息較復雜的資料,歷史學家還不能進行有效的提取操作。所以,計量史學對相當多的歷史資料目前還難以從抽象的論述變為具體的量化,使得其使用范圍從而大大減小。就史學研究的職能來說其局限性在于雖然其使得史學研究更加精準,但其公式化和專業化的術語不僅使人們因其乏味且復雜難懂而失去理解和興趣。而且也因為計量史學在分析的過程中有將詳細具體的歷史過程簡化的傾向,所以與歷史學科的性質存在一些排斥。
計量史學作為歷史學科中的一名新方式,在二戰后短短幾十年所即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它在歷史學家們的不斷探索和完善中而發展和提高,逐漸被人們所接納,所以我們應該在正確的認識中以運用計量史學研究方法。首先,我們要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雖然計量史學方法是以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的處理為主要核心機制,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但理論指導仍是其重要內容。“作為一種研究方法以及手段,它可以被任何一種理論和學派所使用,所以計量史學研究的結論是不是符號實際,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究者所用的理論是不是科學的”。其次,我們需要堅持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任何一種學科方法在歷史研究中,其運用范圍不是無止境的。因為歷史它是由有意識有目的的人創造的,歷史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導致很多歷史現象是無法用數量關系能衡量的,且數量關系不可能真正揭示出歷史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了深入揭示歷史的本質和規律,我們在對歷史事物必須堅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是在對歷史事物給予綜合的分析與解釋后確定歷史事物的最終性質或屬性的基本方法。我們在研究某一歷史事件的時候,除了考察其規模和程度時,還需要定量分析,還要指出它的性質、地位及局限性等,這就是歷史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歷史研究中最重要的環節,定性是定量的依據,定量是定性的具體化,兩者相結合運用才能在歷史研究中取得效果。
注釋:
①巴勒克拉夫.當代史學主要趨勢[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②羅德里克.計量史學方法導論[M].王小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