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榕/漳州城市職業學院
高校貧困資助體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平,可以讓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惠及更多人群。高校資助體系可以讓更多人上得起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高校教育的發展,本文就對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在建立和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對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建立和推進提出了相關建議。
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就目前而言,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沒有合理建立,資助體系存在很多問題,高校貧困生資助的政策并沒有落實到貧困生上,高校貧困生資助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成績優異學生的一種獎勵,在評選貧困生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還是以學習成績為標準,并沒有實事求是將貧困補助資金給真正貧困的學生。
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建立,給需要幫助的困難家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這樣可以讓貧困家庭的小孩上得起學。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建立也是國家對財政的合理支配,這樣可以讓我國財政資金更多的運用發展教育上,這其實是對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真正實現教育公平。
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建立,讓國家支出一部分財政資金運用于高校教育教學的開展,這樣有利于平衡高校資金,實現高校成本補償。高校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收取了一定學費,作為教育投資,緩解了辦學經費不足的情況,這樣可以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學習機會。高等教育的發展,為國家發展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促使社會大眾可以共同享用社會教育資源。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實現了對高校收費的改革和補充,促進了高校成本補償。
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建立讓更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可以上得起學,很好的維護了人們的受教育權利,體現了教育權利平等以及教育機會平等,最終,實現了社會公平。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給貧困家庭提供了學費貸款和貧困補助這兩種政策支持,讓貧困生可以實現自身的大學夢。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我國因為貧困而輟學的情況發生,給社會公民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機會,更好地維護了公民受教育的權利。
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建立和發展,讓我國更多人可以上得起學,提高大學招生錄取面,這樣有利于人才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要實現社會公平,要實現社會主義可持續性發展,人才培養就是前提和基礎。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建立和推進,為人才培養提供了條件,也為實現社會公平和可持續性發展創造可能。
高校在進行貧困生認定的過程中,通常是以學生家庭人均收入為標準,一般來說,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國家人均收入標準的學生就被納入貧困生庫。在高校進行貧困生認定的過程中,學校會給學生發放一些表格,讓學生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進行填表,但是,學生填寫的這些數據并沒有得到相關核實,也沒有通過調查來弄清楚家庭的具體情況。然后,學生就從村委會或者居委會開相關資料證明,這些貧困材料的真實性都是無法保證的,因此,這樣就使得國家下發的貧困資金真正給了困難學生。
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在落實好貧困生資助體系政策時沒有對這一政策進行宣傳和講解,很多高校大學生對貧困生資助體系的了解情況不夠,導致貧困生資助體系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很多高校大學生對貧困生資助體系不清楚,而且,很多大學生不好意思把自己家庭的貧困情況說出來,這樣就造成貧困生資助體系更難實現。學生不敢說出真實情況,這樣就很難評出貧困生,造成該獲得貧困資助的學生沒有得到補助,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心理的不平衡,最終不利于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
在貧困生資助體系在具體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在進行貧困生確定的過程中,會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納入其中,這樣就造成國家補助金與國家獎學金界限混淆,無法實現國家助學金作用的發揮。貧困學生受自身經濟條件因素的制約,在學習和生活方面很難與有錢人家的孩子相比,這樣就會造成貧困學生評定時窮人家的小孩被擠出評選人的范圍,無法實現貧困金發給貧困學生。
國家為了幫助貧困生上得起學,提供給貧困生上學貸款政策,讓大學生可以付得起學費,但是,就貸款的學費利息怎么算,以及學生畢業后信用貸款還款的時限和利息計算標準沒有明確。還有就是,有些學生信用較差,這樣就造成他們在畢業后沒有及時歸還貸款,還有就是因為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差,使得他們沒有歸還信用貸款的條件。
在高校開展貧困生認定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實事求是以學生家庭實際經濟情況為標準來進行貧困生認定。學生在申請貧困生助學貸款和申請助學金的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學生填寫的幾張表格,更要提供詳細充分的家庭收入情況調查資料。學校要對學生家庭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可以通過詢問學生的同學,主要是詢問室友,還有就是通過打電話聯系學生家庭所在地區的村委會或居委會組織成員,咨詢學生的實際家庭情況,這樣就可以更加實事求是的評選出家庭較為困難的學生,讓貧困助學金發放給真正貧困的人。這樣就可以實現貧困助學金作用的充分發揮,讓更多貧困家庭真正受益于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
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要推進學生對貧困生資助政策的了解,一定要擴大對相關政策的宣傳。尤其是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為了促使這一政策落到實處,一定要加強對這一政策的宣傳,讓學生可以更加了解這一政策。還有就是,端正學生對貧困資助的心態,不能誘發學生的自卑心理,要讓學生敢于說出真實情況,不會因為自己家庭條件較為艱苦困難而感到自卑,甚至不敢說出自己的需求,不愿意去申請貧困助學金。
在高校貧困助學金的認定過程中,不能夠與獎學金混淆。貧困助學金的頒發一定是以學生的家庭實際情況為標準的,不能夠過多的把學生的成績納入到貧困助學金的審定過程中,這樣就不會違背貧困助學金的初衷。由于貧困生自身條件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處于劣勢,所以,絕對不能夠以學習成績為貧困生認定標準,如果是以成績的話就會把很多真正貧困的學生排擠在外,無法實現貧困助學金的作用。
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大學生一定的資金幫助,但是,也要積極將政策落實到具體的實際生活中。高校注重學生信用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可以信用貸款。
高校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的建立,給很多貧困大學生帶來了幫助,讓更多人有接受高等教育教學的機會,很好地維護了我國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因此,我國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完善貧困大學生資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