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在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真正的進入到知識探究和學習環節中,帶給學生課堂教學主體的感受,這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參與式學習能夠讓他們更貼近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的本質,這可以讓學生更近距離的接觸到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感受到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的魅力所在,從而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動力。
在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中,采取參與式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參與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真正的進入到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通過他們自己的思考、努力去完成對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探究,這不僅讓學生收獲了學前教育知識,更培養了他們的知識探究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專業發展帶來了積極作用,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因此得到顯著提升。
營造良好的參與式學習氛圍是開展參與式教學方法的基礎措施,因為只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帶給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這有助于實現對他們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來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和他們所喜歡的學習模式,然后結合對教學內容的分析,進行良好教學氛圍的設計,為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打下基礎。
做好參與式教學設計是保證參與式教學模式有效性的基礎,為了最大限度提升其教學有效性,教師在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時,要盡量做到優質。在這一環節中,為了更為突出學生的參與性,教師要做好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然后結合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掌握,來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在主動進入到參與式學習環節中來的基礎上,讓參與式學習能夠帶給他們知識水平、專業技能等方面的提升,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帶來支持。考慮到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知識水平、專業能力有所差異,所以教師在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時,要做好對所有學生學習能力的照顧,避免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造成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從參與式模式角度來看,合作探究、參與分層都是非常不錯的學習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對知識內容的分析,選擇教學效果更好的學習模式予以應用,以確保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科學有效。
開展高效的參與式學習模式是參與式教學的關鍵環節,在這一環節當中,教師要做好對參與學習節奏的控制,以確保其能夠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以參與分層模式為例,教師要做好對學生參與時間點、參與程度的有效控制,讓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參與基礎性知識學習,讓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參與提高性知識學習,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在符合自己學習能力的前提下進入到參與式學習當中,實現參與式教學目標。若是采取合作探究參與式學習,教師叫必須要做好對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劃分,以確保每個小組成員搭配的合理性,實現成員之間的互補,以幫助他們實現全面進步。由于合作探究模式會針對于學習出現各小組之間的競爭,所以為了保證公平性,教師要盡量做到各小組之間學習能力的平衡性,為參與式學習模式的良好效果提供基礎保證。
進行統籌化學習總結是參與式學習的重要環節,其是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歸納和學習行為反思的關鍵。在完成參與式教學互動后,教師必須要組織學生進行統籌化學習總結,之所以強調統籌化是要讓學生對參與式學習環節中所有表現的總結,而并非只是知識學習效果方面的總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然后讓同學之間進行相互總結,以此來考察他們在參與式學習中對于自我學習能力的認知和對他們學習水平的評價判斷,這對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最后,由教師結合參與式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觀察來予以總結,指出不足并予以指導,鼓勵優秀表現并予以嘉獎,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學習能力方面的提升,為他們的專業素質水平提高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中采取參與式教學方法,能夠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重要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做好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參與學習興趣程度的分析,然后通過科學的引導,來實現對他們參與課堂學習主動性的調動,讓學生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學習主體作用,在完成對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為他們的學前教育能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