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玲莉
摘 要: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日常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還應該關注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的關聯性,以生為本,有利于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將自身所學知識落實到實際的生活之中,而這兩點,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
一、美術教學要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生活是供藝術出生和生長的優渥土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重視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還應注意將美術課程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引導他們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片落葉、一個被踩癟的易拉罐、一片水洼,都能夠促使人們幻想或聯想出各種各樣的形象。為此,美術教師應注意在平時多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比如,學生可以在上學的路上去觀察路邊的花花草草以及一些商場外的廣告設計等。此外,在剛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專門占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對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特別感觸,以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尋找和感受生活中所蘊含的美。
此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靈活地利用多媒體設備去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比如,在教學《光與色的世界》這一課時,教師不妨扣住“光”這一主題去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的視頻,并在學生觀察太陽升起的過程中,為他們講解什么是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在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油畫《日出·印象》,然后讓學生自己指出畫上的光源色、固有色以及環境色,基于此,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看到這幅畫后的感悟。如此一來,學生通過比較油畫和視頻,能更好地把握住美術與生活的聯系,從而能有效激發學生觀察生活、鑒賞生活的意識。更重要的是,教師的這一做法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文化理解、審美判斷等素養,這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將“生活”帶進課堂
一般來說,高中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閱歷,他們往往能對生活產生一些屬于他們自己的感觸。針對于此,在開展美術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將“生活”帶進課堂,借此來深化他們的生活體驗,幫助他們更好地去認識生活中的美。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個“發現生活美”的主題活動,讓學生盡其所能完成一件作品,比如,繪畫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將自己發現的“生活美”畫下來;懂攝影的學生可以將自己發現的“生活美”拍下來;電腦技術好的學生可以將自己認為的“生活美”制作成Flash動畫;文筆好的學生可以將自己發現的“生活美”寫下來。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生活美”不一定就是客觀存在的景色,它還可以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個瞬間。比如,老爺爺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團就是一種美,小朋友將自己的面包喂給流浪貓這也是一種美,總之,“美”的含義是非常廣泛的,教師切莫將“美”局限在某一種形式之中。這樣一來,這個主題活動便得到了極大的開放,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同時還能有效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與理解,進而能使美術的意義在其心中得到升華。
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教師應盡力將美術帶到生活中去
美術這門課程不僅極具藝術性,同時它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絕不能一味地紙上談兵,而應當積極地去開拓各種渠道,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平臺,從而使美術這門課程能在真正意義上走進生活。對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意識地去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與此同時,還應多方聯系,爭取能將家長和社會資源整合到美術教學之中,以此來逐漸提升美術教學的實踐性和開放性。然后,美術教師應動員學校開展專門的美術實踐課,比如,戶外寫生活動、戶外攝影活動、實地參觀活動、人物訪談活動等。最后,教師還可以在學校內部策劃一些美術實踐活動,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井蓋上作畫、讓學生制作一些手工藝品用來裝點教室、開展校園攝影大賽等。如此一來,美術教學的內容能得到極大的豐富,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素養和能力的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美術水平獲得切實有效的培養和提升,更重要的是,高中美術教學生活化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從而能促使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這對其道德品質的提升與積極人生態度的確立是很有幫助的。為此,廣大高中美術教師應及早轉變“填鴨式”的教學觀念,積極采取生活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去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以及多方面的能力獲得切實有效的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胡知凡.談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提煉與水平劃分[J].美術觀察,2017.
[2]巨沂平.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中),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