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瑞超
摘 要:基于對探究核心素養滲透在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思路研究。分析核心素養滲透到高中化學課堂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使高中化學課堂在核心素養滲透下更好地發展下去,給出做好課前預習、分組合作學習等解決措施,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教育也緊跟國家腳步進行改革。在實行新課改背景下,培養與發揚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基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中,老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了解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從而改變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課本中的基本化學知識,還要讓學生認清化學的實質,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對社會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效率。
一、核心素養滲透高中化學課堂的意義
學習形成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校中進行某學科學習之后,在將來能將所學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適用于個人發展并且順應社會發展進行改變加以運用。
而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將文化素養滲透其中,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化學基本知識、學會化學方程式。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化學后,能將所學習的化學內容完美結合到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在學習化學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制定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課堂中積極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探討,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養成幫助他人的好習慣,擁有團隊合作意識[1]。在化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校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全方位發展,化學教學也是如此,所以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積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核心素養滲透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1.做好課前預習
針對教學課堂而言,想要課堂能成功進行下去,需要學生自主進行課前預習。充足的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有基本掌握,這樣在老師講課時才能跟上節奏。尤其是高中化學科目,在高中化學課本中有很多的專業術語與化學方程式,如果在上課之前沒有進行預習,那么學生在講課時會處于懵懂狀態。但是課前預習也不能盲目進行,需要老師進行引導,告訴學生哪部分是預習重點,這樣學生預習時能找到重點。通過預習學生會對知識點有一個大致了解,也知道自身在哪方面存在不足,這樣在課堂中加以改正。不僅有利于學生化學學習,還能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高中化學(蘇教版)必修一、專題二“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第一單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指出重難點是,了解溴、碘的提取和反應原理以及掌握CIˉ、Br-以及I-的檢驗方法。這樣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知道著重預習哪一方面。
2.分組合作學習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高中化學學習中,每天同學都是坐在同一間教室,聽同一個老師進行講課,但是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都不同,這是每個課堂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也是每個老師想要盡快解決的問題,采用彼此互幫互助一起學習的方式,這樣可以縮小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2]。這樣互幫互助式的學習模式,就是讓學生之間彼此學習,互相取長補短。老師在班級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學習成績進行分組,讓接受知識能力快的學生帶領學習較慢的同學。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讓彼此之間共同進步,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例如在學習高中化學(蘇教版)必修二、專題1“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第一單元中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時,老師可以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提出問題“結合所學化學知識,闡述一下你覺得‘原子理論存在哪些不合理之處”。小組學生之間進行激烈討論會得出五花八門的答案。在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會發表自身看法,然后與小組之間的答案進行中和。無論結果如何,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為學生將來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課堂中老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化學知識,還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在高中化學課堂中,老師不能再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進行改變,避免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制約。老師可以在課堂中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學生也需要積極配合老師的講課內容,為課堂的有效進行,需要及時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堂中可以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彌補自身不足,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促進其未來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慶國.高中化學課滲透核心素養的方法淺談[J].考試周刊,2018(39).
[2]王連安.試論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J].考試周刊,2018(2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