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洋/1.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2.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外語成為了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門技能,在各個領域英語都展現出它重要的地位。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目標和方向要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同時提出了要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首先,學生的基礎較差,差距較大。由于近些年來高職高專院校擴大招生,尤其是采取單招后,學生之間的差距很大,一些學生的基本語言知識結構、語法、語音知識都還未能掌握,而有些學生的英語高考成績達120分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再延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就給教師的教學過程增加了很大難度。
其次,教師的教學模式陳舊。在現階段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然將自己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采用“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沒有真正地進行思考和練習,這樣即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此外,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使用現代化設備輔助學習,也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最后,學校教學設施落后。高職高專學校的教學設備相對落后,有些學校的教室甚至還只有一塊黑板一盒粉筆,這樣的教學設備,即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語言的聽、讀練習,學生只能聽到并模仿老師的發音,有些地方的老師甚至用帶有方言的英語講課。這樣的教學環境,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移動社交活動的用于混合學習模式的教學管理 平 臺。 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有專屬應用,兼有 PС版,對教師和學生全部免費。教師可以在任何移動設備或 PС 上,輕松管理自己的班課,管理學生、發送通知、分享資源、布置批改作業、組織討論答疑、開展教學互動。教師發布的所有課程信息、學習要求、課件、微視頻等學習資源都可以即時傳遞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上,從而讓學生的移動設備從此變成學習工具,不再只是用來社交、游戲。
首先在應用市場搜索下載“藍墨云班課”APP,然后打開注冊賬號,教師需要根據所帶班級情況設置班級名稱,課程名稱,創建新的班級,產生出來的班課號用以讓學生搜索并加入班課。學生加入班課后需要填寫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學號,方便管理。然后老師就可以開始添加各項活動,還可隨時查看班級成員信息,可采取以學號或者經驗值順序排列。在右上角的“課堂表現”中還可以在課上設置舉手、搶答、選人以及小組評價等多種方式的課堂互動。在每個作業或者活動結束時,老師可以給以相應的經驗值評價,或采取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進行效果評價。最后,在學期末時老師可以在電腦上輸出學生的本學期整體表現。
老師根據課文主題上傳視頻,讓學生課前觀看,并布置兩個思考問題:(1)怎樣用英語講述視頻中樂于助人的故事;(2)你又做過哪些幫助別人的事情呢?能否用英語跟大家分享?
提問學生幫助他人用英語怎么表達。通過提前分組的方式,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的成績評分作為平時成績,鼓勵競爭機制,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和發言的欲望。然后請個人分享自己的助人為樂的事跡。之后進入課本學習,討論 Warming up 中的 volunteer works哪些是學生想做的,為什么?若沒有學生舉手,可采用“藍墨云班課”中的“搖一搖”功能隨機抽取學生,增加提問的趣味性。
學生按照要求上傳讀新單詞的音頻,老師可隨時隨地利用手機或其他終端設備,聽取學生的讀單詞情況,節省了上課一一檢查的時間。還可以根據本單元的 Project內容設置頭腦風暴的討論問題,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配上圖片,回答問題。
“藍墨云班課”充分解決了學校設備落后,以及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與其強制收手機,不如合理地利用手機。將傳統單一的面授課堂教學與現代網絡教學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果;不僅發揮了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也促進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同時通過引入“藍墨云班課”,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由度和趣味度,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藍墨云班課官網[EB/OL].http://www.mosoteach.cn/.
[2]王坤.藍墨云班支持下的技校英語混合式學習探討[J].校園英語旬刊 ,2017(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