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愛平
隨著電視節目多元化的發展顯示電視轉播方式也更加專業電視導播對于轉播工作中起到了基礎的重要作用,這一作用,能夠實現節目創作技術與藝術的相結合。我國電視綜藝晚會節目是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之一,人們對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需求的提高,進一步促進綜藝晚會節目的發展,但是近幾年我國綜藝晚會節目似乎缺少了創新編導只是將晚會的內容做上形式上的調整,缺乏了對綜藝晚會的總體結構與文化品位的分析。
無論是電視綜藝晚會或者是單純的電視節目,以及各類大型活動與晚會,人們通常最為關注晚會的具體內容,有怎樣的燈光效果,有多少個明星,有怎樣的舞蹈表演。而部分專業人士則會對晚會的綜合結構與主題風格進行評價,對于電視轉播效果,很少去評價,所以部分群眾還是將自己當成局外人認為電視綜藝晚會轉播,只是將場景進行在線自己并未到場,所以只是通過電視進行晚會觀看,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電視晚會中去。電視綜藝晚會內容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電視的播出效果,如果綜藝晚會的主題結構上不緊湊,沒有突出現場氛圍也沒有,營造好無論是導播藝術的技巧如何高超,也難以塑造成功的晚會。如果晚會自身效果較好,而由于導播藝術的滯后性嚴重影響了電視晚會的綜藝效果,這也就極為可惜。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視綜藝節目對于受眾影響也逐漸擴大。近幾年電視綜藝節目的類型也日漸綜合化與多樣化,已經不單純是文藝晚會和電視劇,而是利用更多的網絡技術,將綜藝晚會打造的豐富多彩,體現出更多的節目類型。
當前電視綜藝作品難以創新,主要體現在語言的單調與貧乏,加之藝術形態與時代的轉變,轉播的手段轉變而傳播語言卻沒有變化或者是變化較少。在轉播過程中,對于電視畫面調度的時候沒有將電視化的語言應用,其中嚴重束縛了多元化語言的轉變。
目前我國部分綜藝晚會轉播。受到晚會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只是掌握了電視的時空轉播方式,并未在根本上克服作品單薄等問題,也難以實現豐厚與深沉的藝術融入。
廣播的聲音思維是單調的線性思維,而場性思維則運用較多的方式與手段呈現出綜藝晚會的完整生存狀態,將電視屏幕復原一個豐富多彩,真實可信的全方位信息。電視導播人員應當進行思維轉換為我國綜藝晚會節目的藝術表現形式,加強手段創新內容,改進根據晚會的具體內容與特點進行重新架構,保證晚會內容,使人眼前一亮,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親身體驗。畫面的切換與攝像機調動的角度,應當進一步契合,保證電視導播作為晚會內容進一步加以重視,使得綜藝晚會的發展,避免瓶頸問題。
電視導播人應當重視個體意義意識的表現,進一步全面展示電視綜藝晚會的發展進行同步播放。形態觀念的發展比技術手段上的完善更為顯著。對于現代傳播觀念來講,觀眾重視形態發展已經越來越明顯,觀眾對于電視綜藝晚會的認識并不僅僅取決于傳播效果與環境,也不取決于熱情,而是通過更深層次的解讀,了解電視綜藝晚會的傳播內涵。由于人們受眾傳播意識的改變是社會意識的發展,這也是社會對于電視綜藝晚會的新的要求。媒體與受眾都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提高欣賞水平與鑒別能力,引起相應的心理變化,增強社會群體的自我意識,所以理論研究與實體實踐間應當相互契合,進一步保障電視受眾能夠有真實的體驗,加強電視綜藝晚會傳播形式與電視內容的變化,以及導播藝術的進步,從而滿足受眾的需求。
隨著新視覺文化的到來,人們的傳統閱讀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觀眾打開電視并不是希望從起點看到高潮,而是希望一開始就是高潮,所以要求電視綜藝晚會,在節目的制作各個環節中都能夠精致,保障有足夠的魅力影響效果與舞蹈等方面進行緊密配合,打造豐富多彩又熱情高漲的電視綜藝晚會節目。
進一步保障保證藝術與技術的磨合發展與工作人員間的關系磨合。進一步增強藝術沖擊效果綜藝晚會的人員配備,應當進行緊密安排,通過改善體形態加強轉播前的心理準備,保持剪輯意識,增強創新精神對于晚會中的總體要求與強調的重點予以播放。
電視轉播綜藝晚會應當加強電視導播的重要性將電視化處理手段與總也晚會的特點相結合,打造精彩的電視綜藝晚會,加強電視導播專業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實現藝術思維與創作思維的結合。
[1]金穎穎.淺析我國電視綜藝晚會的發展與改革[J].科技信息,2010(02).
[2]張曉嫣.針對電視綜藝晚會轉播藝術的滯后性發展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02).
[3]晨光.電視晚會轉播藝術的分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