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鷺
圖像學和形式分析是西方20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兩大美術史研究的方法,二者常以對立的形式被人們爭論。筆者此次從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研究》和羅杰弗萊的《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兩本著作入手,進一步分析二者在美學理論、表現方式的差異,以求更好的掌握兩種方法以及熟練運用在以后的美術史研究當中。
《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代藝術的人文主題》出版于1939年,標志著圖像學脫離輔助地位成為藝術史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學科的轉折點。貢布里希認為,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的方法源于神學理論,中世紀的神學家們通常以意義的層次來闡述圣經的微言大義。而珀爾曼則把潘諾夫斯基的方法更具體的與新柏拉圖主義相聯系。這些評價其實都來源于潘諾夫斯基受到了早期瓦爾堡和卡西爾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李格爾的藝術意志、德沃夏克“精神史之為藝術史”的回聲。尤其是與卡西爾的交往中,潘諾夫斯基更為受到啟發。二人對于歷史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柏拉圖主義思想體系,以及18世紀末哲學家康德的哲學觀念。這一點對于卡西爾和潘諾夫斯基影響深遠。卡西爾在康德的哲學觀念上進行了自己獨特的思考,卡西爾認為人類通過他所謂的“象征的形式”賦予混亂的經驗以秩序。不同的象征形式屬于不同的領域,如神話、宗教、語言、科學或藝術,但在特定的文化中它們都有其根源,并隨著歷史的變化而變化??ㄎ鳡柕挠^念令潘諾夫斯基從康德的理性批評轉向文化批判的方法。若
直接把潘諾夫斯基的方法置于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范疇中,確有不恰當之處。
《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是羅杰·弗萊的代表作之一,是形式主義美學的偉大理論著作之一。弗萊最早受到了弗蘭西斯·貝特的影響,強調藝術應該獨立于道德觀念,同時喬治·桑塔亞納和登曼·沃爾多·羅斯試圖系統闡述在藝術作品自身的范圍內探索美學意義的理論,而且伯納德·貝倫森關于佛羅倫薩繪畫的評述,尤其是喬托的研究,促使了弗萊分析藝術的形式特性。貝倫森認為喬托表達了“一種比客觀事物本身更敏銳的現實與生動的感覺?!边M一步影響弗萊的是托爾斯泰的《什么是藝術?》。托爾斯泰認為:“在人的內心喚起,且已經喚起一種他曾經歷過的感情,然后
運用運動、線條、澀愛、聲響或表現在文字中的形式等手段,因此就傳達了感情,并使他人也感受了同樣的感情——這既是藝術活動?!倍トR受其影響,從而進一步發展出,藝術由它以智慧和力量所表達的想象生活的感情來判斷,傳達感情的手段是——運動、線條和色彩。弗萊總結說,形式在繪畫藝術中是想象生活有表現力的媒介。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時代背景不同,羅杰·弗萊和潘諾夫斯基所處的時代并不相同,羅杰·弗萊所處的時代已經從原來對自然的模仿,每一個物種都有一個神圣的原型的觀點中脫離出來,逐漸開始關注藝術自身,并導向藝術的形式自律。因此,形式主義的發展逐漸成為了熱門的方法之一。
在《圖像學研究》中,潘諾夫斯基詳細闡述了圖像學方法中的三個階段:前圖像志階段,圖像志階段,圖像學階段。第一階段是洞察對象和事件在不同實力條件下被形式所表現的方式。第二階段是圖像志分析,其對象是約定俗成的題材,這些題材組成了圖像、故事和寓意的世界,解釋者的必備知識是文獻,以洞察特定主題和概念在不同歷史條件下被對象和事件所表現的方式。第三階段是更深層次的圖像學分析,這是最終目標,以探求內在意義和內容,構成“象征”價值的世界,這個層次要求對人類的精神實質進行了解,是要洞察人類心靈的基本傾向在不同歷史條件下被特定主題和概念所表現的方式。
例如在《圖像學研究》這本書的“時間老人”的內容來看,潘諾夫斯基為了尋找“時間老人”這個圖像在不同時期的準確對應,從古代末期中表現“時間”的“卡伊洛斯”到伊朗人所稱的“艾翁”的概念,從圖像中這個人物形象的一對翅膀到兩對翅膀的分析,從而繼續對“時間”這一概念進行探討,羅列出了各式各樣的圖像來證明時間老人這一形象的發展過程。
而羅杰·弗萊所研究的是相對于“內容”而言“形式”,其與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的對立更為顯著,羅杰·弗萊在《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中,從分析塞尚《宴會》的色彩,“正是在他的色彩中,我們才能發現他那最根本的品質,以及他那種造型創造力的首要靈感來源?!钡椒治鋈小独雎贰返臉媹D,“在這種構圖中,造星運動在一個連續的、不斷變化著的序列中一個接著一個,直到貫穿整個圖畫空間,這種構圖能夠激發想象力達到最自由的深度運動?!备トR都是針對形式逐一分析,他推崇的是在藝術作品中發掘形式的美,通過抽象形式向自然主義美學觀的對自然的逼真再現進行挑戰,更對在繪畫中體現的文學性和情節性進行反駁。
“內容”與“形式”、圖像學和形式主義分析,無論是哪一種理論分析,在美術史的書寫中,都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選取運用才能更好的呈現藝術作品本身的面貌,尤其對于我們正在學習各種方法論的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美術史方法論來探討藝術作品,更要加強對藝術理論自身的理解,對藝術理論的實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