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冰
現階段,人類社會的處于高速信息化數字化發展階段,為了適應新時期人類社會的新需求,服裝行業也應轉變發展思路,向知識經濟發展時代邁進。服裝行業的生產和銷售,應在傳統經營模式上有所更新,這種更新不僅是生產方式和銷售模式,更應更新的是生產技術和設備、市場反應能力和生產能力等硬性要求。但就我國目前服裝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國內服裝企業都缺乏競爭優勢,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服裝風格或技術手段,在新時期服裝行業發展路途舉步維艱。因此,為了適應新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要求,勢必要對服裝教育提出更高跟新的要求,才能提升服裝行業的技術水平,發展潛力和競爭力。
在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國各行各業需要的都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對于新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更是需要專業知識全面,綜合素質過硬的服裝行業人才,因此,服裝教育更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塑造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為此,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學校在不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學生的課程,一方面要保證文理課程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也要適當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幫助學生的構建心理建設和專業知識建設??梢詾閷W生開設興趣課或者文學鑒賞課,例如:文學作品賞析課,演講與口才課,西方藝術和文明史等專業課程之外的知識類科目,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藝術素養和個人氣質,也可以鍛煉口才和社交能力。很多國外的服裝教育類學校都為學生開設了專業課程之外的興趣類課程,例如:美國紐約時裝學院,來幫助學生培養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各院校在培養學生專業外的興趣豐富學生其他領域的見聞知識之外,也可以視學生發展情況和院校專業實際來開展與專業密切相關的課程,豐富學生專業領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我國傳統教育方式往往更注重書本上的教育而輕視實踐教育,造成學生只會死讀書讀死書的,培養出來的往往是應試類人才,而缺乏實踐經驗,服裝教育也難逃這一傳統規律。因此,要想在新時期服裝行業下走出新路,各院校服裝教育必須適當拋開書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教學模式“市場化”,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這一點,國內的服裝類院??啥鄬W習多借鑒,重視學生的市場化,職業化教育,讓教育與實際職業有所銜接,不脫離實際,讓書本與時間相結合,才能保證培養出來的學生是適應新時期教育行業發展的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性人才。院校的教學模式也應更加職業化,例如開設校內工作室,讓學生真正體驗參與創作到成品制作的過程,設立專項獎學金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增加學生實踐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院校也可多采取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讓學習與就業一條龍,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和學習機會,聘請企業人才擔任助教或專業技能導師,傳授就業知識和專業知識,幫助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打下基礎。
在新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要求不僅僅局限在保暖或者面料的舒適度,人們對于服裝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更應注重創新性。各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要注意質量的好壞,面料的選擇,更應注意創新性的研發,所以,服裝行業更加需要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這對于服裝教育來說,必須要懂得創新,善于創新,敢于創新,不能再局限于以往的傳統思維,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讓學生能想,敢想,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院校開設專業課程時要系統全面的讓學生學習古往今來的服裝發展變化,還有中外服裝差異,讓學生能夠吸收借鑒古今中外服裝的優點,開闊眼界,大膽構思,在繼承傳統服裝優勢的基礎上融入時尚元素和新理念;讓學生善于在制衣技巧上加入自身的創作,學習更高難度的制作技巧,熟悉服裝的發展走向。如此培養的服裝行業人才才更具備開放性思維,更適應新時期服裝行業的要求。
綜上所述,服裝類院校應該轉變教學思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新時期的服裝教育,制定適合新時期發展前景的教學方案,通過完善課程內容,優化教學環節培養更適于新時期服裝行業的人才。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教育,重視實踐教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從而使學生更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為全面發展且與時代接軌的專業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