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菲
( 沈陽師范大學 戲劇藝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27)
臺詞課程是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也是高校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領域。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啟動了臺詞課程教學改革,引入實踐教學理念,強調課程教學內容與表演實踐充分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的作用。當前,我國文化藝術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對于表演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給高校影視表演專業提出了全新要求。為了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就必須要深入推動臺詞課程教學改革進程,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一)引入實踐教學理念有助于解決臺詞課教學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發現學生的臺詞課成績較好,但是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卻出現臺詞能力不過關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傳統臺詞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目的性不強,本質上依然沒有擺脫理論教學和書本教學為主的模式,對學生臺詞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助益不多。通過引入實踐教學理念,臺詞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設計等完全貼近舞臺表演實踐,圍繞表演實踐開展教學,這就有效提高了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讓臺詞課程真正成為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和素質的有用課程。
(二)臺詞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實踐理念有助于完善專業教學體系。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臺詞課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關系到專業教學的總體質量。當前,戲劇表演專業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貼近實踐,提高專業教學的應用性。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實踐教育理念,就是從根本上擺正了戲劇表演專業教學的總體發展方向,這對于完善專業教學體系和優化專業教學總體課程設置是非常有益的。
(三)有助于迅速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素養。當前,學生藝術素養不強是各高校戲劇表演專業面臨的另一個突出性問題,在這些學生的藝術綜合素質中,臺詞能力是最為突出的“短板”,制約了其他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通過在臺詞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引入實踐教學理念,就可以有效彌補這個突出的“短板”,實現學生藝術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
(一)教師的實踐意識不強。現階段一部分高校擔任臺詞課程教學的教師還沒有完全擺脫以往以書本教學為主、實踐理論“兩層皮”的模式,過分依賴教材內容。在考核方式上,一部分教師也沒有完全按照實踐教學的要求,基本沿用筆試加上實踐考試為主的模式,實踐能力考查沒有占據較大的分值比例,考核結果不能完全體現出學生真實的專業學習能力和素養。
(二)臺詞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之間聯系不緊密。還有相當一部分高校缺少對戲劇表演專業課程設置的總體性和系統性的規劃,這就導致了作為基礎性專業課程的臺詞課與其他專業課程之間缺少緊密的聯系,無論是在課程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模式設計等方面,臺詞課程都游離于其他課程教學內容之外,很難發揮其專業基礎訓練的功能和作用。
(三)臺詞課程教學標準不統一。臺詞課程缺乏統一明確的教學標準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一方面由于缺少統一的課程教材,大部分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理解認識選定課程教學所需教材,這就極大影響到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另一方面臺詞課程缺乏明確的授課質量考核標準,學院及高校很難直觀地了解到課程教學的總體發展質量和水平,這就給課程教學改革造成一定影響。
(一)加強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引導教師樹立實踐教學意識,將實踐教學的理念貫徹到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之中,運用實踐教學的視角和方法審視課程改革的全過程。其次,要將實踐教學的方法、原理應用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從課程教學目標、方法、思路、主要觀點、教學內容到課程教學質量考核等要全面圍繞實踐要求,確保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最后,要充分學習和了解戲劇表演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將行業發展實踐與臺詞課教學充分結合起來。
(二)有效完善戲劇表演課程體系。按照實踐教學的要求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戲劇表演課程教學體系,將臺詞課程有機地融入到課程體系之中,作為整個課程的重要基礎和學生專業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
(三)設定實踐考核標準。要改變現有臺詞課程的教學考核辦法,突出實踐導向,編寫符合行業發展特點和戲劇理論規律的教材,同時突出臺詞課程的實用性特點,將學生的臺詞能力考核融入實踐教學環節,突出考核的準確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