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林/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莘村中學
新課改,即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原有的一套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多次提出了課改要求,其目的是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國家新課改政策和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之下,各學校為了跟上時代的潮流和前進的步伐,也要拿出自己的課改方案和模式,做到與時俱進。下面我將以《開辟新時代的宣言》為例展開說明。
《開辟新時代的宣言》這課內容是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11課的標題。按照“學案導學+小組合作討論”課改模式,貫穿先學后教的理念,課前首先讓學生完成導學案的自主預習部分,讓學生對本課的基本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整合,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由教師教到學生學理念的轉變。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激發人的創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1]由于本課內容較為理論化,枯燥乏味,再加上學生對歷史視頻比較感興趣,于是我嘗試以一則視頻短片《神會馬克思》進行導入,通過視頻導入渲染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利用多媒體展示本課的學習目標,一方面有助于教師把握本課的重難點,另外一方面也利于學生有目的學習。緊接著是學生展示預習的成果,可讓學生分組回答自主預習的部分,并進行量化。除了可以了解學生對本課的預習情況之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緊接著教師根據學生對本課預習后出現的問題糾正,并進行基礎知識的系統梳理。由于本課的重點是對憲章運動的評價和《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其問題的答案教材上有所顯示。鑒于此,我將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的方式找到問題的答案,并進行解說。這樣一來,既貫徹了教師是學生引導者的理念,同時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閱讀的能力。
由于中考是指揮棒,中考題設置的理念,越來越注重考察學生信息提取和史料解讀的能力,因此我在合作探究環節設置了一道材料題來展開討論。請同學們看《共產黨宣言》中幾則材料,思考相關問題。
材料一: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最后,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思考:根據以上材料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社會發展的規律、推動歷史發展的途徑、以及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實現方式。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以上材料和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在學生討論之前,教師要進行學法指導,首先是對分組要求和小組任務的具體指導,其次要提示學生通過舉例說明的方式來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和支撐,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緊接著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還要做好課堂預設,以便于對學生的理解進行補充和提升,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和總結。對于課堂小結,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完成。在學生完成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可采用投影儀的方式進行展示,同時要關注學生成果的創新性,并給予鼓勵。最后引導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思想上的創新,我們依然走在思想創新的路上。我們生活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才能做到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潮流。另外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后設置幾道練習題,找小組代表來進行回答,以達到鞏固課堂,學練結合的目的。
在本課整體設計當中,我堅持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貫徹了以“學案導學+小組合作討論”的課改模式,通過學案導學,一方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另外一方面,導學案的設計真正達到導學的目的。
當然新課改實施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學生展示討論成果時,語言表達的聲音較低和表達邏輯問題;教師在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內,在貫徹落實新課改模式的情況下,怎樣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是值得思考的。面對以上問題,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和掌握學習方法。正如一句話所說:“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于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地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2]同時要經常讓學生登臺,以訓練學生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另外一方面教師要認真備好課,精講少講,設置好討論的問題,同時要把控好時間。
總之,新課改的理念正在不斷深入人心,新課改的模式也正在發揮它的優越性和潛力。隨著對“學案導學+小組合作討論”課堂模式的不斷探索,它會不斷趨于成熟,一方面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一方面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44.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